腰椎骨折会引发疼痛,包括受伤部位剧烈疼痛及牵涉痛至臀部、下肢;活动受限,有腰部及下肢活动受限,严重可致截瘫等;局部肿胀,因骨折出血及炎症反应,不同人群肿胀消退有别;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如感觉障碍、二便功能障碍,不同情况患者表现各异且特殊人群恢复更复杂。
牵涉痛:有时还可能出现牵涉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肢等部位。例如腰椎骨折刺激到周围神经时,可能会导致下肢出现放射性疼痛,这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活动,使患者不敢轻易移动下肢。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受限:患者腰部的活动会受到严重限制,无法正常弯腰、转身等。因为骨折部位的疼痛和结构破坏,使得腰部的正常生理活动无法进行。比如想要从地上捡起物品时,会发现很难完成弯腰的动作,即使尝试也会因为腰部疼痛而放弃。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活动受限对其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对于经常需要弯腰劳作的人来说,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对于sedentarylifestyle(久坐不动)的人,可能在受伤后活动受限带来的影响相对更容易被察觉,但恢复起来也需要特别注意。
下肢活动受限:如果骨折情况较为严重,损伤到了脊髓或神经根,还可能导致下肢活动受限,甚至出现行走困难、截瘫等情况。例如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严重者双下肢完全失去运动功能。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骨质疏松病史,发生腰椎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且骨折后活动受限的恢复可能会更复杂,因为骨质疏松会影响骨骼的愈合能力。
局部肿胀
受伤部位肿胀:受伤的腰椎部位可能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的。肿胀会使腰部的外观发生改变,皮肤可能会有淤青等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肿胀的消退速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强,肿胀消退相对较快;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肿胀消退可能会比较缓慢。生活方式也会有影响,比如经常运动的人,身体的代谢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好,肿胀消退可能会比缺乏运动的人快一些。
神经功能障碍相关表现
感觉障碍:如果腰椎骨折累及神经,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的感觉障碍,如麻木、感觉减退等。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下肢像戴了手套或袜子一样的麻木感,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不同病史的患者,感觉障碍的表现可能不同,如果患者本身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基础疾病,再发生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时,感觉障碍可能会更加复杂和严重。
二便功能障碍:严重的腰椎骨折累及脊髓时,还可能导致二便功能障碍,如尿潴留、大便失禁等。这是因为脊髓受损影响了神经对膀胱和直肠的控制功能。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二便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并发症。在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如果出现腰椎骨折合并二便功能障碍,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起来更加困难,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精心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