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体重,加强锻炼增强骨骼肌肉力量(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注意日常站立和坐姿姿势,避免外伤(运动防护和日常生活注意),定期体检关注骨骼健康,可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一、保持健康体重
过重会增加脊柱负担,易引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和青少年应保证均衡营养,避免过度肥胖影响骨骼正常发育;成年人要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维持健康体重,比如计算体质指数(BMI),BMI在18.5~23.9之间较为合适,可通过控制热量摄入和增加运动量来达成。
二、加强锻炼增强骨骼肌肉力量
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能促进骨骼新陈代谢,增强骨骼密度。以成年人为例,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快走,可有效提升心肺功能的同时对骨骼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
力量训练:针对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很重要,像平板支撑、仰卧起坐、俯卧撑等。核心肌群和背部肌肉强壮能更好地保护胸腰椎,比如平板支撑,每次保持30~60秒,可进行3~4组,能增强腹部、腰部及背部肌肉力量,长期坚持有助于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儿童和青少年可选择适合其身体发育的力量训练方式,如借助弹力带进行简单的拉伸力量练习等,避免过度负重训练。
三、注意日常姿势
站立姿势:保持挺胸收腹,头部正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让身体重量均匀分布在双脚上,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减少胸腰椎的异常受力。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日常站立时都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尤其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更要定时调整姿势,缓解脊柱压力。
坐姿:选择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坐下时应尽量将臀部坐满整个座椅,腰部紧贴椅背,膝盖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避免久坐弯腰或瘫坐,防止胸腰椎长期处于不良弯曲状态。例如办公族,使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每坐1小时左右应起身活动5~10分钟,活动腰部和颈部,促进血液循环。
四、避免外伤
运动防护:进行运动时要做好防护措施,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等激烈运动时佩戴合适的护具,如护腰等,减少胸腰椎受伤风险。对于爱好运动的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在参与高风险运动前要充分热身,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降低因运动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环境安全,避免碰撞、摔倒等情况,尤其是老年人,行动时要缓慢,地面保持干燥,去除障碍物,防止因意外摔倒造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人可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增加行动时的稳定性。
五、定期体检关注骨骼健康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等相关骨骼健康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绝经后女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通过骨密度检查能及时了解骨骼状况,若发现骨密度降低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如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对于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因为原发病可能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