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需关注骨折部位症状明显加重(疼痛持续不缓解、肿胀进行性加重)、功能障碍相关情况(肢体活动受限加重、关节活动异常)及伴随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儿童和老年人陈旧性骨折就医需格外留意,出现相关异常均应及时就医。
疼痛持续不缓解:陈旧性骨折在正常情况下疼痛相对稳定,但如果出现疼痛突然加剧,且休息、制动等措施无法缓解,可能提示骨折部位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再次移位、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例如,原本陈旧性骨折部位的疼痛程度较前明显加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睡眠,就应考虑就医。
肿胀进行性加重:陈旧性骨折部位如果出现肿胀较之前明显加重,甚至伴有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如发红、发紫等),可能是局部血液循环异常、感染等问题引起,需要就医评估。比如骨折部位肿胀范围扩大,超过了原有的肿胀区域,且伴有皮肤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这就需要及时就诊。
功能障碍相关情况
肢体活动受限加重:陈旧性骨折患者原本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但如果出现活动受限较前明显加重,比如原本还能轻微活动的肢体,现在几乎无法活动,可能是骨折部位发生了移位、周围软组织粘连加重等原因导致,应及时就医。例如,陈旧性上肢骨折患者原本还能简单拿取小物件,现在连抬手都困难,就需要就医检查。
关节活动异常:如果陈旧性骨折累及关节,出现关节活动时疼痛明显加剧、关节活动范围较前显著减小或增大(异常活动),可能提示关节内骨折复位不良、关节软骨损伤等情况,需要就医。比如陈旧性踝关节骨折患者,现在走路时关节活动不灵活,且有明显疼痛,就应考虑就医。
伴随全身症状
发热:陈旧性骨折一般不会引起发热,如果出现低热或高热,可能是骨折部位发生了感染。尤其是伴有局部红肿、疼痛加剧等表现时,更要高度警惕感染性发热,需及时就医进行血常规、局部影像学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例如,患者陈旧性骨折部位出现发热,体温达到38℃以上,同时局部有红肿现象,应尽快就医。
全身不适:部分陈旧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这可能是由于骨折长期不愈合、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等原因引起,也需要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问题。比如患者陈旧性骨折后,长时间感觉身体没力气,吃不下饭,就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患者,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更要密切关注相关情况。儿童陈旧性骨折可能表现出与成人不同的症状,如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疼痛,但会出现肢体不愿活动、局部肿胀等情况,家长需格外留意。如果发现儿童受伤肢体有异常表现,如长时间活动减少、局部肿胀等,应及时带儿童就医,因为儿童骨折愈合和恢复的情况与成人不同,延误就医可能影响儿童的肢体功能发育。对于老年人陈旧性骨折患者,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能力较弱,且常伴有基础疾病,就医指征的判断更要谨慎。如果老年人陈旧性骨折出现上述任何异常情况,都应及时就医,因为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且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骨折的处理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