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的症状主要包括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症状如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区相关症状如肝区疼痛、肝大或脾大。
乏力:肝功能异常时,机体代谢功能受到影响,能量产生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倦、乏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例如,一些慢性肝病患者会长期存在乏力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乏力表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爱的玩耍活动;成年人则可能感觉工作效率降低,容易疲劳。
消瘦: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导致机体营养状况不佳,进而出现消瘦。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体重会明显下降。对于儿童来说,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偏离正常的生长曲线。
消化道症状:
食欲不振: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等物质,肝功能异常时胆汁分泌或排泄异常,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吃饭量减少,甚至抗拒进食;成年人则可能出现食量明显下降,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某些病毒性肝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常出现恶心、呕吐,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可能加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表现类似,但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更多通过哭闹、拒绝进食等方式表现出不适。
腹胀:肝脏功能异常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胃肠胀气,引起腹胀。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腹胀感可能更明显。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肝功能异常时更容易出现腹胀症状,且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影响生活质量。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当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肝功能异常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新生儿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导致的黄疸,需要密切关注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和进展情况,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严重黄疸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成年人则能明显观察到皮肤和巩膜颜色的变化,从轻度的皮肤微黄到明显的深黄不等。
尿色加深:血液中胆红素升高,经肾脏排泄时,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导致尿色加深,可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后通过尿液排出增多。不同人群尿色加深的表现类似,但需要注意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尿色改变相鉴别。
肝区相关症状:
肝区疼痛:肝脏包膜上有神经分布,当肝脏肿大时,牵拉包膜可引起肝区隐痛、胀痛或钝痛等。例如,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肝区不适或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的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用哭闹、用手触摸或拍打右上腹等方式表示不适;成年人则能较准确地描述疼痛的部位和性质。
肝大或脾大: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可出现肝脏肿大,可通过体检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脾大。对于儿童来说,肝大或脾大可能影响腹部的外观和内脏的正常位置关系,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