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分完全性与部分性,完全性胎盘绒毛全受累无胎儿等,部分性仅部分绒毛变性可见胎儿等,病因有营养、染色体、内分泌、孕卵缺损等,临床表现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变软等,诊断靠超声及血清HCG测定,治疗主要是清宫术及定期随访,年轻患者需严格避孕,高危患者需密切随访及可能预防性化疗并告知相关情况。
一、定义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
二、分类
1.完全性葡萄胎: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无胎儿及胚胎组织。
2.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性,可见胎儿或胚胎组织。
三、病因
1.营养因素: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及其前体胡萝卜素和动物脂肪,可能增加葡萄胎发生风险。
2.染色体异常: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部分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多为三倍体,通常由一个正常卵子与两个精子受精或一个正常精子与减数分裂失败的卵子受精所致。
3.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不健全或已衰退,影响激素平衡,可能与葡萄胎发生相关。
4.孕卵缺损:卵子本身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葡萄胎形成。
四、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多数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时断时续,反复发生,偶有大流血。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多数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
3.妊娠呕吐:出现早且症状重,部分患者可出现子痫前期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
4.卵巢黄素化囊肿:常为双侧,也可单侧,大小不等,囊壁薄,表面光滑。
5.腹痛:一般为阵发性下腹痛,发生于卵巢黄素化囊肿扭转或破裂时则为急腹痛。
五、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完全性葡萄胎超声表现为子宫大于相应孕周,无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呈“落雪状”,水泡较大时则呈“蜂窝状”;部分性葡萄胎超声可见宫内妊娠囊,胎儿或羊膜腔,胎儿常合并畸形。
2.血清HCG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孕周的水平,且持续不降或异常升高。
六、治疗方式
主要为清宫术,一般选用吸刮术,清宫时注意预防出血过多、穿孔、感染。清宫后定期随访,包括HCG定量测定,每周一次,直至连续3次正常,然后每月一次持续至少6个月,之后每半年一次,共随访1年。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年龄>40岁、HCG值异常升高、子宫明显大于停经周数等),清宫后需考虑预防性化疗;部分性葡萄胎恶变潜能较低,但仍需定期随访。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轻患者:清宫后需严格避孕,建议使用避孕套,避免口服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因口服避孕药可能影响HCG监测,宫内节育器易与子宫出血症状混淆,干扰对疾病的判断。
高危患者:年龄>40岁、HCG值异常升高、子宫明显大于停经周数等高危因素者,清宫后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进行预防性化疗,需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化疗的必要性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给予人文关怀,缓解其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