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打石膏后需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保持石膏清洁干燥,避免患肢过度活动,还要定期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并依计划按时复查,儿童因自身特点需更细致看护,成人也应自觉配合相关要求。
具体做法:在休息时,将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可使用枕头等支撑物垫起下肢。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特点,更需注意保持正确的抬高姿势,确保骨折部位血液回流良好,避免肿胀加重影响恢复。成人也应严格遵循这一要求,尤其是在卧床休息或坐位时,都要注意患肢的抬高位置。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感觉
血液循环观察
指标及方法:观察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和动脉搏动情况。正常情况下,皮肤颜色应与健侧相似,呈淡红色,温度温暖,动脉搏动清晰可触及。如果发现皮肤颜色发白、发紫,温度变凉,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可能是石膏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需及时就医处理。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薄,血液循环观察更为细致,要注意观察指(趾)端的颜色变化,因为儿童对疼痛和血液循环变化的表达可能不够准确,更需要家长密切关注。成人也应定期自我检查患肢的血液循环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感觉观察:留意患肢是否有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如果出现感觉减退或异常,可能是神经受到压迫,也需要及时就诊调整石膏。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关注自身患肢的感觉变化,儿童可能因表达不清需要家长辅助观察,成人则可自主感知并及时发现问题。
保持石膏清洁干燥
清洁方面:避免石膏受到污染,如不慎弄脏,可用干净的湿布轻轻擦拭,但要注意不要让水渗透到石膏内部。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活动量相对较大,更容易弄脏石膏,家长要加强看护,教育儿童避免接触脏物污染石膏。成人也应注意日常活动中对石膏的保护,防止石膏表面被污染。
干燥方面:要保持石膏干燥,因为潮湿的石膏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溃烂等问题。如果不小心弄湿石膏,可以使用吹风机低温档吹干,但要注意距离和时间,避免过热损伤皮肤。儿童皮肤娇嫩,在吹干石膏时更要注意温度和距离,防止烫伤儿童皮肤。成人也需注意吹干石膏时的安全操作,确保石膏干燥的同时不损伤皮肤。
避免患肢过度活动
原因:胫骨平台骨折打石膏后,骨折部位需要相对固定以利于愈合,过度活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影响恢复效果。
具体要求:尽量减少患肢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儿童患者活泼好动,家长要加强看护,限制其不必要的肢体活动,可通过讲故事、玩安静的游戏等方式转移儿童注意力,减少患肢活动。成人也应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进行可能导致患肢过度活动的动作,如剧烈运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等。
定期复查
复查意义:通过复查可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复查时间:一般按照医生制定的复查计划进行,通常在石膏固定后的1-2周进行首次复查,之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定期复查。儿童患者由于生长发育快,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复查频率可能会相对高一些,要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按时复查。成人也应按时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医生会通过X线等检查手段评估骨折愈合状况,并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或石膏固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