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疼痛,部位在骨折附近且程度剧烈,儿童和老年人疼痛表现有差异;活动受限,腰部活动困难且对特定人群影响更明显;部分患者出现畸形;若伴神经损伤有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表现;还可能有腹胀、便秘等伴随症状,严重骨折时可致生命体征变化如休克等。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腰椎骨折时,由于其对疼痛的表达可能不如成人清晰,但也会表现出哭闹不安、拒绝腰部被触碰等情况;老年人腰椎骨折时,可能因本身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等因素,疼痛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典型,但仍会有腰部不适且活动时加重的情况。
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困难:腰椎骨折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腰部活动受限。患者无法正常地前屈、后伸、侧弯腰部,也难以完成转身等动作。这是因为骨折部位的疼痛以及骨折断端的不稳定限制了腰部的正常运动。例如,患者想要从坐位站起时,会发现腰部难以配合完成动作,需要借助外力或者只能缓慢艰难地进行。
生活方式相关影响:对于平时习惯久坐、久站或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椎骨折后活动受限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更为明显。比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骨折后无法继续从事原来的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穿衣、洗漱、行走等基本活动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畸形
外观表现:部分腰椎骨折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畸形,如腰椎部位的脊柱侧弯、后凸畸形等。这是由于骨折导致椎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椎体发生移位、塌陷等改变,从而使腰部外观出现异常。例如,可观察到腰椎部位的脊柱不再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出现明显的弯曲变形。
病史相关影响:有既往腰椎疾病史的患者,如曾经有过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变等情况,发生腰椎骨折后畸形可能会相对更明显或更容易出现,因为其腰椎本身的结构和稳定性已经存在一定问题,骨折后更易导致畸形的发生。
神经损伤相关症状(若伴有神经损伤)
感觉异常:如果腰椎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受伤平面以下的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例如,受伤平面以下的下肢皮肤可能会有麻木感,患者感觉腿部皮肤好像有一层东西覆盖,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
运动障碍:还可能出现下肢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弱、活动不灵活,严重时可导致截瘫。比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抬起腿部、行走困难,甚至完全不能活动下肢。不同年龄的患者在神经损伤后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神经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损伤严重也会影响其下肢的正常发育和运动功能;老年人神经损伤后恢复相对困难,运动障碍可能会长期存在,且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其他伴随症状
腹胀、便秘:腰椎骨折后,由于腰部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可能会出现腹胀、便秘的症状。尤其是长期卧床的患者,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例如,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结难解。
生命体征变化(严重骨折时):严重的腰椎骨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的变化,如休克等情况。当骨折导致大量出血或创伤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休克表现。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中可能更为危险,因为老年人的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一旦出现休克等情况,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