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用牵引等;手术分内固定(适用于有移位青壮年骨折)和人工关节置换(适用于老年等情况);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要控基础病防压疮,青壮年要防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年龄过大且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等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身体状况极差、合并多种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
2.方法:通常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的方法保持骨折断端的复位和稳定,同时需要患者严格卧床,避免患肢负重。在牵引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复位情况。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治疗
适应证: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一般主张手术治疗,尤其是青壮年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因为内固定可以尽可能恢复骨折的解剖复位,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方法: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加压螺钉内固定等。通过手术将合适的内固定物置入骨折部位,固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证
老年患者:对于年龄较大、骨折移位明显且全身情况较好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年龄在65岁以上的GardenⅢ型和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由于其骨折愈合困难,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风险较高,人工关节置换可以尽快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坏死患者:对于既往股骨颈骨折后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者已经发展为股骨头坏死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也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方法: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仅置换股骨头,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同时置换股骨头和髋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置换方式。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例如,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舒张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同时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中期康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康复训练强度,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训练,可以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使用CPM(持续被动运动)机进行辅助训练,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始进行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
3.后期康复:当骨折完全愈合后,进行全面的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能力训练、步态训练等,以恢复正常的行走功能和下肢力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控制基础疾病。例如,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骨折愈合和伤口恢复。同时,老年患者皮肤感觉减退,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要加强皮肤护理,定时翻身。
2.青壮年患者:青壮年患者股骨颈骨折后,除了关注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外,还要考虑骨折愈合后可能出现的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在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早过度负重,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股骨头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