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稳定型骨折及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用牵引治疗;手术包括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适用于有移位及年轻患者,用空心钉等固定;人工关节置换适用于老年等情况,分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中需观察病情变化,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型骨折,如GardenⅠ型和Ⅱ型骨折,以及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合并严重心肺疾病等基础疾病,无法承受手术创伤时。
儿童股骨颈骨折也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儿童骨骼具有较强的塑形能力。
2.方法
牵引治疗:通过皮牵引或骨牵引的方法使骨折部位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皮牵引适用于儿童及一些轻度移位骨折的早期治疗,骨牵引如股骨髁上牵引可用于成人患者。牵引重量和牵引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一般需要将患肢置于外展中立位,牵引时间通常为6-12周,之后根据X线检查情况决定是否去除牵引并开始部分负重活动。
二、手术治疗
1.内固定治疗
适应症
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如GardenⅢ型和Ⅳ型骨折,以及年轻患者的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内固定治疗。年轻患者股骨颈骨折后通过内固定保留自身股骨头的可能性较大,有利于后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考量,比如青壮年患者,由于其活动量较大,尽量保留自身股骨头,所以多倾向于内固定治疗;而老年患者如果身体状况允许,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方法
常用的内固定方式有空心钉内固定等。空心钉内固定通过在股骨颈内打入多枚空心钉,利用钉的支撑和加压作用使骨折端稳定。手术需要在透视下进行,确保空心钉准确地置入骨折端,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锻炼,早期避免患肢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负重程度。
2.人工关节置换术
适应症
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GardenⅣ型骨折或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等情况,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老年患者自身修复能力较差,骨折愈合困难,且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较高,所以人工关节置换术可以快速恢复患者的下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好的高龄患者,若其股骨颈骨折后预期寿命较长,也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
方法
人工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仅置换股骨头,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则是同时置换股骨头和髋臼。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假体,手术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的成功。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髋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肌力训练等,以尽快恢复患肢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假体松动等并发症。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骨折愈合情况、患肢血运、是否出现并发症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要注重儿童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康复训练要更加注重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功能恢复;对于老年患者,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减少手术风险和促进术后恢复。同时,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