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肿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排便次数改变;粪便性状改变如便血、粪便变细;腹痛有隐痛或胀痛及肠梗阻相关腹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贫血;还会出现肠梗阻相关表现及肿瘤转移相关症状。
排便次数改变: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的情况。若肿瘤刺激肠黏膜,可使排便次数增加,每天可能排便数次甚至十余次;而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排便次数可能减少。
粪便性状改变
便血:粪便中可能带血,可为鲜红色、暗红色或黑便。如果肿瘤位于直肠部位,距离肛门较近,便血多为鲜红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若肿瘤位置较高,出血与粪便混合,可能呈现暗红色或黑便。便血情况在不同性别中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老年人群,需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导致便血的可能。
粪便变细:由于结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粪便通过时会变细,形似铅笔状。这是结肠肿瘤较常见的粪便性状改变表现,在有结肠肿瘤家族史的人群中应密切观察自身粪便性状变化。
腹痛
隐痛或胀痛:结肠肿瘤患者可能出现腹部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与肿瘤所在结肠部位相关。例如,右半结肠肿瘤常表现为右下腹隐痛,左半结肠肿瘤多为左下腹隐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但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在进食后可能会有一定变化,部分患者可能因进食而加重疼痛。对于长期有腹痛症状且经一般治疗不缓解的人群,尤其是有结肠肿瘤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
肠梗阻相关腹痛:当结肠肿瘤导致肠腔完全或部分梗阻时,会出现剧烈腹痛,同时伴有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这种情况多见于肿瘤较大、阻塞肠腔较严重的患者,病情较为紧急,需要立即处理。
腹部肿块
可触及肿块:部分结肠肿瘤患者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肿块质地多较硬,形状不规则,有的可推动,有的则固定。肿块的发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等因素有关。例如,右半结肠的肿块相对容易被触及,而左半结肠的肿块由于位置较深,可能较难触及。在体检时发现腹部肿块,尤其是伴有上述其他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结肠肿瘤的可能。
全身症状
消瘦、乏力:由于结肠肿瘤是一种消耗性疾病,肿瘤细胞生长会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可能因进食减少、消化吸收功能受影响等原因,出现消瘦、乏力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消瘦和乏力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的患者,消瘦和乏力的进展速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可能因基础营养状况相对较差,进展更为迅速。
贫血:长期便血可导致慢性失血,从而引起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贫血程度与便血的量和持续时间有关,轻度贫血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贫血加重,症状会逐渐显现。对于女性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生理性贫血的基础,结肠肿瘤导致的贫血可能更容易被忽视,需特别注意。
其他症状
肠梗阻相关表现:除了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外,还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由于肠道梗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和排便,会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出现脱水、低钾血症等,表现为口渴、眼窝凹陷、四肢无力等。
肿瘤转移相关症状:如果结肠肿瘤发生转移,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例如,转移至肝脏时,可能出现肝区疼痛、黄疸等;转移至肺部时,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不同转移部位的症状各异,需根据具体转移情况进行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