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滑囊炎是脚后跟滑囊发生炎症,病因有长期摩擦压迫、外伤、疾病等,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影响行走等,非药物干预有休息、冷敷热敷、换合适鞋子,医疗干预包括药物、局部封闭、手术,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病因
脚后跟滑囊炎是指脚后跟部位的滑囊发生炎症,滑囊是位于关节附近的结缔组织囊,内有少量滑液,能减少摩擦。其常见病因包括长期摩擦、压迫,如长时间行走、跑步、穿不合适的鞋子等,会反复刺激脚后跟滑囊;外伤,如脚后跟受到撞击等也可能引发滑囊炎;此外,一些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累及脚后跟滑囊导致炎症。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相对更易患病,有相关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二、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脚后跟局部疼痛、肿胀,按压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行走,走路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不同个体症状可能有差异,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因表述不清而表现为哭闹、不愿行走等;女性患者若因穿高跟鞋等因素致病,在更换鞋子后可能症状会有一定变化,但仍需关注局部情况。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休息:避免继续进行引起脚后跟滑囊炎的活动,让脚后跟得到充分休息,减少对滑囊的刺激,这对于炎症的缓解非常重要。例如长期行走或跑步导致发病的人群,应停止相关活动,多休息。
2.冷敷与热敷:在急性期(一般是发病初期72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脚后跟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在急性期过后,可以进行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脚后跟,促进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每次热敷时间同样15-20分钟,每天数次。不同年龄人群冷敷热敷时需注意温度适宜,儿童皮肤娇嫩,温度不宜过低或过高。
3.更换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舒适、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过紧的鞋子,减轻脚后跟的压力和摩擦,这对预防和缓解脚后跟滑囊炎有积极作用。例如女性患者应避免穿高跟鞋,选择宽松舒适的平底鞋等。
四、医疗干预(若非药物干预无效或病情较重时)
1.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具体药物需根据患者情况由医生判断,例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局部封闭治疗:对于一些顽固的脚后跟滑囊炎,医生可能会考虑局部封闭治疗,通过注射药物来减轻炎症和疼痛,但这也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3.手术治疗:在极少数严重情况下,如滑囊有明显的增厚、钙化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滑囊,但手术是有创操作,需谨慎考虑。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脚后跟滑囊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外伤等因素有关,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脚后跟情况,避免儿童长时间剧烈运动,穿着合适的儿童鞋,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2.孕妇:孕妇患脚后跟滑囊炎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胎儿的药物,可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如休息、合适的鞋子选择等,若需要药物治疗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更要注意休息,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帮助行走,同时需关注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