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和正中神经卡压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方面各有特点,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退变等致神经根受压,有上肢放射痛麻木等表现,体格检查有相应阳性体征,影像学可助诊断;正中神经卡压因正中神经走行受卡压,有手部麻木刺痛等表现,体格检查有特定阳性体征,影像学可明确受压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及检查需注意相应要点。
一、发病机制
神经根型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颈椎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病理改变可直接压迫神经根,常见于C5-6、C6-7等节段。年龄因素是重要影响,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发生退变的概率增加;长期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时间低头工作、伏案学习等,会加速颈椎退变,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
正中神经卡压:通常是由于正中神经在其走行过程中受到卡压,常见的卡压部位是腕管内,如腕管综合征就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处受压。多与手部过度活动、外伤、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等有关。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因劳损出现腕管结构退变等情况而发病;一些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期需要反复用腕部进行精细动作的手工劳动者等,正中神经卡压的风险较高。
二、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上肢的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可从颈部向肩部、上肢放射,麻木可涉及手指。患者上肢肌力可能下降,做一些精细动作时会感到无力,比如拿东西容易掉落等。不同节段受压表现略有差异,C5-6节段受压常表现为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等部位的疼痛麻木;C6-7节段受压则可能出现前臂背侧、中指等部位的异常。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颈椎劳损的人群更易出现这些症状,年轻人若有颈部外伤等情况也可能发病。
正中神经卡压:主要症状为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的麻木、刺痛,尤其是夜间症状常加重,患者可能会从睡眠中麻醒。还可出现手部精细动作受限,如捏握东西无力,拇指对掌功能障碍等。在长期从事手腕活动量大的工作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长时间使用电脑键盘、鼠标的人群。
三、体格检查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活动度可能受限,尤其是后伸、旋转等动作。上肢牵拉试验(Eaton试验)阳性,即医生牵拉患者上肢时,患者会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加重;压头试验(Spurling试验)阳性,患者头部加压时,上肢放射性疼痛加剧。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尤其是老年患者骨质较脆,操作要谨慎。
正中神经卡压:Tinel征阳性,即轻叩腕管部位,可出现正中神经支配区的放射性刺痛。Phalen试验阳性,患者双手掌根部相对,前臂掌侧尽量靠拢,持续60秒,出现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加重为阳性。检查时要注意根据患者年龄调整力度,儿童因骨骼等尚未发育完全,检查更需轻柔。
四、影像学检查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X线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骨质增生等情况;颈椎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如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等。年龄较大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要关注骨密度等情况,MRI检查一般无年龄绝对禁忌,但需考虑患者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等情况。
正中神经卡压:腕关节X线可查看腕部骨质有无异常,如有无骨质增生等;腕部MRI可明确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受压情况。对于儿童患者,X线检查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MRI检查一般也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