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耻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无明显移位或身体差不耐受手术时,卧床休息6-8周并骨盆兜带牵引)、手术治疗(明显移位影响稳定或合并损伤时,切开复位内固定),康复治疗分早期(肌肉等长收缩等)、中期(增加强度如髋关节被动活动等)、后期(逐步负重行走等),还需注意营养支持、合并疾病管理和心理关怀。
一、保守治疗
(一)适用情况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老人耻骨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此类骨折通常对骨盆环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老人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时也多选择保守治疗。
(二)具体措施
1.卧床休息:让老人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需要卧床6-8周,在床上进行大小便,减少骨折部位的活动,避免骨折移位加重。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等。定时翻身拍背,鼓励老人深呼吸、咳嗽咳痰;指导老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预防尿路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体位。
2.骨盆兜带牵引:使用骨盆兜带牵引来维持骨折的复位,牵引重量一般为1-2kg,通过兜带牵引使骨折断端稳定,减轻疼痛。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兜带的位置是否合适,皮肤有无受压情况。
二、手术治疗
(一)适用情况
当老人耻骨骨折存在明显移位,影响骨盆环的稳定性,或者合并有膀胱、尿道等损伤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骨折移位导致骨盆环畸形,可能会影响盆腔脏器的功能,或者骨折断端刺破周围血管、脏器等情况。
(二)手术方式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开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端复位后,使用钢板、螺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以恢复骨盆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手术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术后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
三、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
在骨折固定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主要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比如腿部肌肉的收缩和放松,每天多次进行,每次持续一定时间,以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可以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预防关节僵硬。
(二)中期康复
一般在骨折2-3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可以逐渐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例如进行髋关节的被动活动,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帮助下,缓慢活动髋关节,范围逐渐增大,但要避免引起疼痛和骨折移位。还可以进行床上的翻身训练等。
(三)后期康复
骨折基本愈合后,要进行逐步的负重行走训练。先在平行杠内进行平衡训练和部分负重行走,然后逐渐增加负重的重量和行走的距离。同时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屈伸功能锻炼,提高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使老人能够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活动能力。
四、特殊人群(老人)的注意事项
(一)营养支持
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要保证老人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必要时可以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
(二)合并疾病管理
老人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在治疗耻骨骨折过程中,要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老人要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以利于骨折愈合和身体恢复;高血压老人要稳定血压,避免血压波动影响病情。
(三)心理关怀
老人骨折后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为行动不便和担心预后等。家属要多关心老人,给予心理支持,帮助老人树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