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胃病具传染性,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可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其他类型胃病一般不传染;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分餐、用公筷公勺、洗净食物)、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口口喂食),幽门螺杆菌感染家庭其他成员要检测治疗、感染者注意口腔卫生;不同人群中,儿童易感染需家长注意,老年人要更重饮食卫生,有基础胃病病史者要防传染致病情加重。
一、部分胃病具有传染性
(一)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病具有传染性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在胃内的细菌,它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例如,共用餐具、水杯、深度接吻等可能会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容易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病。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较高,且与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一些家庭中,如果有一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其他家庭成员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这是因为共同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播。
(二)其他类型胃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像自身免疫性胃炎,它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细胞导致的,与自身免疫机制异常有关,不存在病原体的传播,不具有传染性。还有因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大量饮酒、长期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药物刺激(如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的胃病,也不具有传染性。
二、预防胃病传染的措施
(一)注意饮食卫生
实行分餐制是很好的预防措施,这样可以减少幽门螺杆菌等可能的病原体通过共用餐具传播的风险。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交叉污染。对于食物要保证清洗干净,特别是一些生食,如蔬菜、水果等,要彻底清洗,减少被病原体污染的可能。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这样可以减少通过手接触病原体进而感染胃部的风险。避免口口喂食,特别是对于儿童,家长要注意不要用自己的嘴尝试食物温度后再喂给孩子,防止幽门螺杆菌等从大人传播给孩子。
(三)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家庭成员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其他成员最好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以减少家庭内的传播。同时,感染者要注意自身的口腔卫生,定期更换牙刷等口腔用品,因为口腔中也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避免通过口腔传播给他人。
三、不同人群在胃病传染方面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群体
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儿童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成人有过多不恰当的亲密接触,如口口接触等。如果家庭中有成人感染幽门螺杆菌,要积极采取分餐等措施,防止儿童被感染。
(二)老年人群体
老年人往往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也可能降低。在预防胃病传染方面,老年人要更加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采用分餐制。同时,老年人如果本身有胃部基础疾病,更要注意防止因感染幽门螺杆菌等导致胃病加重。在与家人相处时,要遵循预防传染的措施,如不共用餐具等。
(三)有基础胃病病史的人群
这类人群本身胃部已经存在病变,感染病原体后更容易导致胃病复发或加重。例如,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影响溃疡的愈合,甚至导致溃疡复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所以这类人群要尤其注意预防胃病传染,严格遵守饮食卫生等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有感染相关病原体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