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症症状因炎症部位、程度等不同而异,消化系统症状有腹痛(不同类型胃肠炎症腹痛部位有别,儿童及老年人腹痛表现有特点)、腹泻(急性胃肠炎症腹泻明显,粪便性状多样,儿童、老年人腹泻需关注)、恶心呕吐(胃肠炎症可致恶心呕吐,儿童、老年人需注意相关风险);全身症状有发热(感染性胃肠炎症常发热,儿童、老年人发热表现有差异)、乏力(炎症致能量消耗、营养丢失致乏力,各年龄段均可出现);还有食欲减退、脱水表现等伴随症状,严重脱水可致循环衰竭等。
一、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
不同类型胃肠炎症腹痛部位有所差异,如急性胃炎多以上腹部正中偏左或脐周为主;急性肠炎常见于脐周疼痛。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及神经末梢导致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例如,感染性肠炎因细菌等病原体感染,炎症介质释放刺激肠道神经引发阵发性绞痛。
年龄因素上,儿童胃肠炎症引起的腹痛可能表述不清,多表现为哭闹不安,需仔细观察伴随症状判断。老年人胃肠炎症腹痛可能不典型,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腹泻:
急性胃肠炎症时腹泻较为明显,排便次数增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如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肠炎,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里急后重感。
对于儿童,频繁腹泻易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需密切关注。婴幼儿胃肠炎症腹泻可能更急骤,家长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老年人胃肠炎症腹泻若不及时处理,也容易出现脱水等严重并发症,因为老年人自身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恶心、呕吐:
胃肠炎症时,炎症刺激胃肠道,可引起恶心、呕吐症状。胃炎患者常先有恶心感,随后出现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肠炎患者也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等。例如,病毒性胃肠炎可出现频繁呕吐,继而腹泻。
儿童胃肠炎症发生呕吐时,要注意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老年人呕吐时要小心摔倒等情况,必要时需有人陪护。
二、全身症状
发热:
感染性胃肠炎症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及感染程度而有所差异,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体温38.1-39℃)甚至高热(体温≥39℃)。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症,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致热原导致发热。
儿童对发热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低龄儿童发热可能伴有精神萎靡、嗜睡等表现,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人发热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感染风险更高,需重视。
乏力:
胃肠炎症时,由于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能量消耗增加,同时腹泻、呕吐等导致营养物质丢失,患者常感到乏力,活动耐力下降。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老年人,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表现,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
三、其他伴随症状
食欲减退:
胃肠炎症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减少。儿童可能表现为吃奶量减少或拒绝进食固体食物,老年人则可能食欲明显下降,影响营养摄入。
脱水表现:
严重腹泻和呕吐时,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可出现脱水症状。轻度脱水可能表现为口渴、尿少;中度脱水可有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重度脱水可出现循环衰竭,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儿童脱水表现相对更明显且发展较快,需及时干预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老年人脱水后恢复能力差,更要重视及时纠正脱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