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常见症状包括疼痛(部位特异且与活动相关)、僵硬(晨起明显且活动后难完全消失)、肿胀(局部有表现且随病情进展可能加重)、活动受限(因多种因素致关节活动范围改变且不同关节有不同表现,病情加重时更明显)。
部位特异性:骨刺常出现在关节部位,不同部位的骨刺引发的疼痛位置有差异。例如膝关节骨刺,疼痛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周围,活动时,像上下楼梯、下蹲等动作会使疼痛加剧;颈椎骨刺可能会导致颈部疼痛,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肩部、上肢等部位;腰椎骨刺则多引起腰部疼痛,有时疼痛会向臀部、下肢放射。
与活动的相关性:一般在活动关节时疼痛明显,休息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骨刺刺激周围组织较严重,即使休息时也可能有隐痛。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关节退变容易长骨刺,日常活动量较大时疼痛更易发作。年轻人如果有外伤等因素导致关节出现骨刺,也会在相应关节活动时出现疼痛,比如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损伤后关节长骨刺,活动关节就会引发疼痛。
僵硬
晨起表现:晨起时关节僵硬较为常见,尤其是关节活动较少后突然活动时。比如膝关节长骨刺的患者,早晨起床后会感觉膝关节发僵,活动不灵活,一般活动一段时间后僵硬感会逐渐减轻,但如果病情较重,僵硬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对于不同年龄层,年轻人如果因运动等因素导致关节骨刺出现晨起僵硬,可能是因为运动后关节局部炎症反应等因素,而中老年人则多与关节退变、骨刺刺激导致的关节周围组织粘连等有关。
活动后的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僵硬感会随着关节的活动逐渐改善,但如果骨刺影响严重,即使活动后僵硬感也不能完全消失。例如颈椎骨刺导致颈部僵硬的患者,活动颈部时能感觉到僵硬感逐步缓解,但难以完全恢复到正常未受影响时的灵活度。
肿胀
局部表现:骨刺周围的组织受到刺激后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关节肿胀。以膝关节骨刺为例,肿胀时可见膝关节局部皮肤温度可能略高,外观上膝关节显得饱满。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肿胀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年轻人如果是急性损伤后出现的关节骨刺导致肿胀,可能肿胀来得比较快,而中老年人慢性退变出现的骨刺导致的肿胀相对较缓慢。
与病情进展的关系:随着骨刺病情的发展,肿胀可能会反复出现,并且肿胀程度可能会加重。如果骨刺刺激周围的滑膜等组织,导致滑膜分泌增多,就会加重肿胀情况。比如腰椎骨刺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腰部周围肿胀,病情加重时肿胀范围可能会扩大,肿胀程度也会更明显。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范围改变:由于疼痛、僵硬、肿胀等因素综合作用,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比如膝关节骨刺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会减小,不能像正常膝关节那样完全弯曲和伸直;颈椎骨刺患者颈部的旋转、屈伸等活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对于儿童,如果是先天性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关节出现骨刺,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对骨骼肌肉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而成年人活动受限则会影响其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比如腰椎骨刺导致活动受限会影响弯腰、起身等日常动作。
不同关节的具体表现:不同关节的骨刺导致的活动受限有各自特点。肩关节骨刺可能会影响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活动;髋关节骨刺会影响髋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而且随着骨刺病情的逐渐加重,活动受限的情况会越来越明显,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几乎不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