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降低骨盆骨折风险,需在交通出行、职业防护、运动防护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采取措施。交通出行中机动车驾乘人员要正确使用安全带和儿童安全座椅,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要遵守规则;职业防护中高危职业人群要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并采用正确工作姿势,工业生产人员要遵守规程使用防护装置;运动防护中运动爱好者要选合适装备并热身,老年人要注意环境安全、抗骨质疏松;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居住环境安全,老年人日常活动要缓慢注意姿势。
一、交通出行方面
1.机动车驾乘人员: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这是预防骨盆骨折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正确使用安全带可显著降低交通事故中骨盆骨折等创伤的发生风险。在高速行驶或发生碰撞时,安全带能有效固定身体,减少身体的剧烈移动,从而降低骨盆受到的冲击力。对于儿童,要使用适合其年龄和身高的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能根据儿童的身体特点进行保护,在车辆发生意外时,最大程度减少对儿童骨盆等部位的伤害。
2.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者: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避免在车辆密集区域或危险路段逗留。非机动车驾驶者要佩戴安全头盔,遵守交通信号灯,在道路上行驶时要与机动车保持安全距离。例如,在过马路时要左右观察,确认安全后再通过;骑行电动车时不要超速、逆行等,这些行为都能有效降低被机动车碰撞导致骨盆骨折的风险。
二、职业防护方面
1.建筑工人等高危职业人群:在建筑工地等工作场所,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背心等防护装备。高空作业时要使用安全带,防止坠落受伤。建筑工人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如果不慎坠落,安全带能阻止身体继续下落,减轻对骨盆等部位的冲击。同时,在搬运重物等工作中,要采取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腰部和骨盆过度受力。例如,搬运重物时要屈膝下蹲,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来抬起重物,减少骨盆受伤的可能性。
2.工业生产作业人员:在工厂等工业场所工作的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比如在操作冲压设备时,要确保防护栏等装置完好并正常使用,防止身体意外进入危险区域导致骨盆被挤压受伤。
三、运动防护方面
1.运动爱好者:进行运动时要根据运动项目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例如,进行篮球、足球等对抗性较强的运动时,要佩戴护膝、护髋等防护器具。在进行跳跃、摔倒风险较高的运动时,做好热身活动也很重要,充分的热身能使身体各部位肌肉、关节等处于较好的状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在跑步前进行5-10分钟的动态拉伸,能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降低运动中骨盆受伤的几率。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平衡能力减弱,更容易发生跌倒导致骨盆骨折。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环境安全,去除室内的障碍物,如电线、杂物等,保持地面干燥。可以使用扶手等辅助设施来帮助行走,在上下楼梯时要有人搀扶或使用扶手。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要积极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通过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风险。
四、日常生活方面
1.居住环境:家中要保持地面平整,卫生间等易滑区域要铺设防滑垫。老年人的卧室应尽量靠近卫生间,减少夜间起床时跌倒的风险。对于有台阶的区域,要安装合适的扶手,方便上下。
2.日常活动:老年人在起身、坐下等动作时要缓慢进行,避免快速扭转身体等可能导致骨盆受伤的动作。在搬运较轻物品时也要注意姿势正确,避免腰部用力不当引起骨盆相关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