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食欲减退、代谢异常、心理因素影响等导致患者越来越瘦,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受影响情况有别,儿童可能生长发育迟缓,成人表现为体重减轻,老年患者受心理等因素影响相对更明显。
一、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发生萎缩,会影响胃酸、胃蛋白酶等消化液的分泌,而胃酸有助于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胃蛋白酶也参与蛋白质的初步消化过程。当消化液分泌不足时,食物的消化就不充分,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会受到明显影响。例如,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会降低,长期如此,机体获取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导致体重下降、越来越瘦。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本身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而成人患者则表现为体重减轻;男性和女性在营养需求和代谢方面虽有一定差异,但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上并无本质区别,主要都是因为营养物质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
二、食欲减退
炎症刺激胃黏膜会使患者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常伴有上腹部不适、腹胀、早饱等症状,这些不适会抑制患者的食欲,导致进食量减少。比如,患者可能觉得吃一点东西就有饱腹感,从而不愿意多进食。长期食欲减退使得机体摄入的热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进而引起体重下降。对于儿童患者,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所需营养摄入;老年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就逐渐衰退,再加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的食欲减退,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体重减轻的情况;男性和女性在面对食欲减退时,都可能因为进食量减少而面临体重降低的问题,但老年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下降等因素,受食欲减退的影响相对更为明显。
三、代谢异常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能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功能。一方面,患者消化吸收不良导致营养物质供应不足,机体为了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会调整代谢状态,可能出现基础代谢率相对降低的情况,但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匮乏,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最终导致体重下降。另一方面,炎症状态可能会引起机体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影响激素对代谢的调节作用。例如,一些与代谢相关的激素水平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干扰正常的物质代谢过程,使得身体不能有效地储存和利用能量,从而导致患者越来越瘦。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患者,其代谢异常的表现和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长期久坐的患者本身活动量少,再加上慢性萎缩性胃炎导致的代谢异常,体重下降可能会更明显;而经常运动的患者可能相对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因代谢异常带来的体重降低,但总体还是会受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
四、心理因素影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因素会进一步影响食欲和营养物质的摄入。例如,焦虑、抑郁的情绪可能会抑制患者的食欲中枢,导致进食量进一步减少,同时还可能影响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儿童患者如果长期处于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下,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老年患者本身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受慢性疾病影响产生不良心理,进而加重体重下降的情况;男性和女性在面对慢性疾病时,心理因素的影响可能都会存在,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心理因素对体重的影响可能更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