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结核患者需进行一般护理,包括休息体位、饮食护理;病情观察涵盖生命体征、局部症状;皮肤护理要预防压疮和窦道护理;心理护理针对成人和儿童不同情况;还需预防截瘫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分别从各方面进行相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
休息: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腰部活动,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病变加重。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看护,避免其过度活动。成人也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起身、行走等动作。
体位: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且利于病变恢复的体位,一般可采用仰卧位,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保持腰椎的生理曲度,减轻疼痛。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防止因姿势不当影响脊柱发育。
2.饮食护理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灶修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应保证营养均衡摄入。成人也需注重饮食的多样化,确保各种营养素的充足。
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以促进机体代谢,防止便秘,同时也有利于毒素排出。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饮水量需求,适当调整饮水量,保证水分摄入。
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
体温: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腰椎结核常伴有低热,成人及儿童均需定时测量体温,如发现体温异常升高,提示可能有继发感染等情况,需及时报告医生。
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尤其是儿童,要更加密切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局部症状
疼痛:注意观察患者腰部疼痛的程度、性质及变化情况,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需通过其哭闹、烦躁等表现来判断,若疼痛加剧或出现新的疼痛症状,要及时处理。
脊柱畸形:定期检查患者脊柱有无畸形情况,尤其是儿童,脊柱结核可能影响脊柱发育导致畸形,一旦发现脊柱外观异常,应及时干预。
三、皮肤护理
1.压疮预防
卧床患者:长期卧床的腰椎结核患者,要定时为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翻身时要更加轻柔。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患者擦洗身体,使用柔软的床单、被褥。
2.窦道护理
若有窦道形成:要保持窦道周围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敷料,观察窦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气味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儿童患者的窦道护理要特别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加重。
四、心理护理
1.成人患者:腰椎结核病程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要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过程和预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儿童患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认知有限,家长也可能会有焦虑情绪,医护人员要耐心向家长解释病情和护理方法,安抚儿童的情绪,营造温馨的治疗环境,减少儿童的恐惧心理。
五、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1.截瘫预防
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对于腰椎结核可能压迫脊髓导致截瘫的患者,要密切观察下肢感觉、运动、肌张力等情况,成人及儿童均需关注。如发现患者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2.肺部感染预防
呼吸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儿童患者要帮助其进行适当的呼吸锻炼,如吹气球等,增强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