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否治疗及如何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无症状且无危险因素可暂不药物治疗但需观察及改生活方式,有症状或存危险因素则多需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女性治疗有特殊考虑,要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
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否需要治疗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胃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其是否需要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定。
(一)无症状且无危险因素的情况
若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且不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通常可以暂不进行药物治疗,但需要密切观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等,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例如,一些老年人如果只是在体检时发现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自身没有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且不存在Hp感染等高危因素,可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进行管理。
(二)有症状或存在危险因素的情况
1.伴有相关症状:当患者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一般需要进行治疗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比如患者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影响进食和睡眠,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减轻症状。
2.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检测发现有Hp感染,通常建议进行治疗。因为Hp感染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且Hp感染还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感染Hp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般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
3.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果患者有长期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不良生活方式,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进行干预治疗,通过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来改善胃黏膜的状态,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比如长期酗酒的患者,即使目前没有明显胃部不适,也需要戒酒,以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不同人群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治疗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人群
儿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相对较少见,若发生,多与感染、饮食习惯等有关。如果是因感染导致,需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比如因Hp感染引起的儿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用药需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避免使用对儿童可能有较大不良反应的药物,且治疗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同时,要关注儿童的饮食习惯,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患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时,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例如,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使用治疗胃炎的药物时要避免与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而且老年人的胃黏膜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要易消化、少食多餐等,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三)女性人群
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在治疗时,除了考虑一般的治疗原则外,还需要关注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的情况。在孕期如果发生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用药要非常谨慎,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为主;哺乳期女性用药也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症状、危险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采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