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有多种病理类型,早期多无症状,后期有压迫等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有相应特点,治疗包括多种方式,预后因类型分期而异;甲状腺瘤是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影像学及病理有特征,主要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特殊人群患两者时需分别考量相关因素。
一、疾病性质
甲状腺癌:是恶性肿瘤,起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可通过淋巴道、血道等途径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如颈部淋巴结、肺、骨等部位,会危及生命。
甲状腺瘤:是良性肿瘤,一般生长缓慢,通常不会发生转移,对机体的危害相对较小,除非肿瘤较大产生压迫症状等情况。
二、临床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为颈部无痛性肿块,随病情进展,肿块可逐渐增大,可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压迫或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表现,晚期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部位相关症状(如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等,骨转移可出现骨痛等)。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临床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如乳头状癌生长相对缓慢,滤泡状癌可发生血行转移等。
甲状腺瘤: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颈部肿块,肿块多为单发,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质地韧实,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生长缓慢,一般不会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但若肿瘤较大,也可出现相应压迫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特点
甲状腺癌:超声检查常表现为甲状腺内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伴有微钙化、纵横比大于1等特征;CT检查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癌肿块的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有助于更准确判断甲状腺癌的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甲状腺瘤:超声检查多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或等回声结节,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CT及MRI检查可见甲状腺内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
四、病理组织学特点
甲状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如乳头状癌镜下可见乳头结构,细胞核呈毛玻璃样、有核沟等特征;滤泡状癌可见滤泡结构,细胞异型性明显;髓样癌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片状或束状排列,间质内常有淀粉样物质沉积等;未分化癌则细胞异型性显著,核分裂象多见等。
甲状腺瘤:病理上可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等,滤泡状腺瘤镜下可见滤泡结构,与正常甲状腺滤泡相似,但有包膜;乳头状腺瘤镜下可见乳头样结构,乳头中心有纤维血管间质。
五、治疗方式及预后
甲状腺癌: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等,术后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后续治疗。总体预后因病理类型、分期等因素而异,乳头状癌预后相对较好,未分化癌预后极差。
甲状腺瘤: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一般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很少复发,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比例相对成人稍高,所以儿童发现甲状腺结节时需更加重视,密切观察;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结节,若考虑甲状腺癌,需要综合妊娠阶段等因素谨慎制定诊疗方案,因为手术、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在妊娠期的应用需要权衡对胎儿的影响;老年人患甲状腺瘤时,需评估其全身状况来决定治疗方案,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而甲状腺癌的话,要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分期等综合考虑治疗及预后,相对年轻患者可能预后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