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需从食品卫生、个人卫生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入手。食品卫生方面要选新鲜食材、生熟分开、充分烹饪并妥善储存剩余食物;个人卫生要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需分别加强相应防护和关注。
一、食品卫生方面
1.食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奶类等易受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污染的食品。对于肉类,要确保来源可靠,购买经过检验检疫的产品。在处理食材时,生熟分开非常重要,避免交叉污染。例如,生肉的砧板和刀具不能用于处理直接入口的熟食,处理生肉后要彻底清洗双手。因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可在生肉等食材中存活,生熟不分会导致细菌污染到其他食物,增加感染风险。
牛奶等奶类制品要保证是经过正规消毒处理的。一些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奶类可能携带该菌,饮用后易引发感染。对于家庭自制的奶制品,要严格遵循卫生操作规范,确保安全。
2.食物烹饪与储存
食物要充分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等。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52℃左右加热5分钟即可被杀灭,所以烹饪时要保证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食物内部也熟透。例如,炖肉时要保证肉完全炖烂,煮鸡蛋要煮到蛋白和蛋黄都凝固。
剩余食物储存时要注意低温保存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如果食物储存温度较高且时间较长,细菌可能会大量繁殖。一般来说,剩余食物在冰箱中保存不宜超过2-3天,再次食用时要重新加热至熟透。对于儿童来说,食用的剩余食物更要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处理,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易感染。
二、个人卫生方面
1.手部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重要措施。在接触食物前、便后、接触宠物后等情况下都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要仔细清洗手掌、手背、指缝、指甲等部位。儿童由于卫生意识相对薄弱,家长要督促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比如在饭前便后使用肥皂认真洗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通过手部接触将细菌带入口中的机会。
2.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尤其是厨房、餐厅等易接触食物的区域。清除垃圾,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对于有宠物的家庭,要定期清洁宠物的居住环境,因为宠物可能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宠物的粪便等也可能污染环境,进而增加人感染的风险。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易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给儿童提供的食物要绝对保证安全,避免食用街边不洁的食物。在幼儿园等集体场所,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要监督儿童洗手等操作。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活环境清洁,定期对儿童的玩具等进行消毒。
2.老年人
老年人往往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在饮食方面,要确保老年人食用的食物新鲜、卫生,烹饪方式要得当。老年人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更要严格预防。要关注老年人的手部卫生,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做好手部清洁等工作。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后病情可能更严重,且恢复相对困难。这类人群要格外注意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尽量避免接触可能被污染的食物和环境。如果必须接触,要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比如在处理食物时佩戴手套等。一旦出现疑似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炎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