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可引发多种症状,皮肤方面有黄疸(皮肤巩膜发黄,提示肝脏对胆红素代谢障碍,常见于多种肝病)、皮肤瘙痒(胆汁酸蓄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见于胆汁淤积性肝病);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胆汁分泌不足致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胃肠黏膜水肿淤血及代谢产物变化刺激胃肠);全身有乏力(代谢紊乱能量不足及毒素蓄积所致)、消瘦(营养代谢障碍致吸收不良消耗增加)。
一、皮肤相关症状
1.黄疸
表现:皮肤和巩膜发黄,这是由于肝功能异常影响胆红素代谢,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新生儿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引发的黄疸,可能表现为全身皮肤黄染,且黄疸程度可能较重、持续时间较长。成年人则可能因不同病因导致黄疸,如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同时伴有尿色加深等表现。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出现皮肤巩膜黄染需高度警惕肝功能异常加重。
意义:黄疸是肝功能异常较具特征性的皮肤表现之一,提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出现障碍,常见于各种肝炎、肝硬化、肝衰竭等疾病。
2.皮肤瘙痒
表现:患者自觉皮肤瘙痒,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肝功能异常时,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在体内蓄积,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可引起瘙痒。
意义:皮肤瘙痒可能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重要表现之一,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患者除了皮肤瘙痒外,往往还伴有黄疸等其他肝功能异常相关表现。对于老年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需考虑肝功能异常的可能,因为老年人肝脏储备功能下降,更容易因各种因素导致肝功能异常而出现皮肤瘙痒症状。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
表现: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不足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进而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引起食欲不振。
意义:食欲不振是肝功能异常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之一,可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病患者。对于长期饮酒的人群,出现食欲不振需警惕酒精性肝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对于有乙肝等病毒性肝炎病史的患者,食欲不振可能提示病情活动。
2.恶心、呕吐
表现:患者感到恶心,进而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等。肝功能异常时,胃肠道黏膜可能出现水肿、淤血等情况,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同时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也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
意义:恶心、呕吐可见于多种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如肝炎活动期、肝衰竭前期等。对于儿童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相关的恶心、呕吐,需考虑是否为病毒性肝炎等感染性因素引起,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等感染导致肝功能异常。
三、全身症状
1.乏力
表现:患者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肝功能异常时,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同时毒素不能及时被肝脏代谢清除,在体内蓄积也会引起乏力。
意义:乏力是肝功能异常常见的全身症状,可见于各种肝病患者。对于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出现乏力需排查是否因肝功能异常导致,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老年人本身肝储备功能下降,若出现乏力更应重视肝功能检查,因为老年人更容易因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肝脏功能而出现乏力表现。
2.消瘦
表现:体重在短期内明显下降,身体消瘦。肝功能异常时,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障碍,导致机体营养吸收不良、消耗增加,从而引起消瘦。
意义:消瘦可见于病情较重的肝功能异常患者,如肝硬化晚期、肝衰竭等。对于有慢性肝病病史且出现消瘦的患者,要警惕病情进展,需进一步检查评估肝脏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