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髓内钉内固定术、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架固定术。髓内钉内固定术适用于多种股骨干骨折,生物力学性能好、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钢板螺钉内固定术适用于复杂骨折但对软组织剥离多、创伤大;外固定架固定术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严重等情况,对软组织损伤小但稳定性稍差、有针道感染风险等。
一、髓内钉内固定术
1.原理及适用情况
髓内钉内固定术是将髓内钉插入骨髓腔进行固定。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股骨干骨折,包括稳定性骨折和不稳定性骨折等。其原理是利用髓内钉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恢复骨折端的解剖对位,通过髓内钉与骨髓腔的紧密接触,分散骨折端的应力,促进骨折愈合。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也较为常用,因为儿童骨髓腔相对较细,髓内钉可以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调整,减少对儿童骨骼生长的影响。对于老年患者,髓内钉内固定术具有创伤相对较小、出血少等优点,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手术操作时,一般在骨折端两侧做小切口,通过插入髓腔的方式将髓内钉置入,然后通过锁定装置固定骨折端。
2.优点
生物力学性能较好,能够提供良好的骨折端稳定性,有利于骨折愈合。髓内钉固定后,骨折端所受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减少了钢板固定可能导致的应力集中问题。对于股骨干的旋转和短缩畸形纠正效果较好。在儿童患者中,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对肢体长度和旋转的影响较小,有利于儿童肢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术后患者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
1.原理及适用情况
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是通过钢板和螺钉将骨折端固定。适用于一些复杂的股骨干骨折,如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其原理是利用钢板的支撑作用和螺钉的固定作用,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对于一些骨折端复位后需要较强稳定性的情况,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提供较好的固定效果。但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剥离相对较多,可能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
手术操作时,需要较大的切口来暴露骨折端,将钢板放置在股骨干的外侧或前侧等部位,然后用螺钉将钢板与骨折端固定。
2.优点
对于一些复杂骨折的固定效果较好,能够提供较强的稳定性。在多段骨折或粉碎性骨折中,钢板可以对骨折端进行较好的支撑和固定,有助于骨折端的复位和愈合。但是,由于钢板固定需要广泛暴露骨折部位,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儿童患者,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可能会影响儿童骨骼的生长,因为钢板的存在可能会限制骨骼的纵向生长,所以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相对较少使用,除非是一些特殊情况。
三、外固定架固定术
1.原理及适用情况
外固定架固定术是通过体外的固定装置来固定骨折端。适用于一些严重污染、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股骨干骨折,或者是需要临时固定以改善局部情况后再进行进一步处理的骨折。其原理是通过在骨折端两侧的骨骼上穿针,然后通过外固定架的连接装置来固定骨折端。外固定架可以根据骨折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调整骨折端的长度、对线等。
手术操作时,在骨折端两侧的骨骼上打入钢针,然后将外固定架与钢针连接固定。
2.优点
对软组织的损伤较小,适用于软组织条件差的骨折情况。可以在不广泛暴露骨折端的情况下进行固定,减少了对骨折部位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外固定架可以方便地进行调整,对于一些需要逐渐调整骨折端位置的情况较为适用。但是,外固定架固定的稳定性相对髓内钉和钢板螺钉固定可能稍差一些,而且患者需要长期佩戴外固定架,生活不便,并且存在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对于儿童患者,外固定架固定术可能会影响儿童的肢体功能锻炼,因为外固定架的存在限制了肢体的活动范围,所以需要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