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进餐、调整结构)、适度运动;避免不良因素,如戒烟限酒、谨慎用药;定期体检及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有不适及时就医,以预防胃溃疡等胃部疾病,保障健康,尤其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细节。
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规律进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研究表明,不规律的进餐习惯会打乱胃的生物钟,影响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功能。例如,长期不吃早餐的人,胃内胃酸没有食物中和,容易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护胃黏膜的健康。蔬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取,这类食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等,长期如此易引发胃溃疡。同时,要控制盐的摄入量,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的保护屏障。
2.适度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和维护。但要注意避免在餐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对于老年人,运动要适度,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步等,避免因运动过度导致身体疲劳,反而影响健康。儿童则可以选择趣味性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增加活动量,但要注意运动中的安全防护。
二、避免不良因素影响
1.戒烟限酒
戒烟:吸烟会使胃黏膜血管收缩,影响胃黏膜的血液供应,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同时,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增加胃溃疡的发生几率。对于吸烟者,应积极戒烟,可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等方式来尝试戒烟。孕妇吸烟不仅影响自身健康,还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胎儿出生后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因此孕妇更应严格戒烟。
限酒:过量饮酒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导致胃溃疡。长期饮酒者应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有胃溃疡病史的人应绝对禁酒,因为酒精会加重病情。老年人肝脏代谢功能下降,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减弱,更要注意限制饮酒量,避免因饮酒引发或加重胃溃疡。
2.谨慎用药:某些药物会损伤胃黏膜,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若必须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对于有胃溃疡病史或胃黏膜脆弱的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这类可能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果因病情需要必须使用,要密切观察胃部不适症状,如出现胃痛、反酸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使用药物时更要谨慎,需严格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相互作用。
三、定期体检及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1.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等检查,尤其是有胃溃疡家族史、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胃部病变并及时治疗。对于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肝硬化等)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胃部情况,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增加胃溃疡的发生风险。儿童如果有反复腹痛等疑似胃部问题的情况,也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相应的检查。
2.关注自身健康信号:当出现长期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胃部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盲目用药,以免掩盖病情。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他们对疼痛等不适的表述可能不清晰或不准确,家人要多留意其身体状况。例如,老年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情况,要警惕胃部疾病的可能,及时带其进行检查。儿童如果经常说肚子痛,家长不能忽视,应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胃溃疡等疾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