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评估包括询问受伤史、观察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用石膏托等固定)和手术治疗(适用于明显移位等情况,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康复治疗早期减轻肿胀等,中期增加关节活动度等,后期恢复正常功能等;特殊人群如儿童患者治疗时要谨慎、康复需家长协助,老年患者要防骨质疏松、缓慢锻炼。
一、骨折的评估
1.受伤史询问:详细了解受伤的机制,比如是摔倒时肘部着地等情况,不同的受伤史可能提示骨折的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受伤史的了解更为关键,儿童可能是较低能量的外伤就导致骨折,老年人可能本身有骨质疏松,轻微外伤也可能引发骨折。
2.临床表现观察:右侧尺骨鹰嘴骨折后通常会出现肘部的疼痛、肿胀,局部可能有明显的压痛,肘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往往不能正常屈伸肘关节等。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初步诊断的常用方法,可以明确尺骨鹰嘴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以及骨折的移位情况等,能清晰显示骨折端是否有分离、移位等。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尤其是怀疑有粉碎性骨折或者骨折线不清晰时,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骨折的三维结构,了解骨折块的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适应证:对于无明显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或者儿童的青枝骨折等情况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方法:通常采用肘关节屈曲90°,用石膏托或支具固定患肢于功能位。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在固定期间需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以及固定是否牢固等。
2.手术治疗
适应证:当骨折有明显移位,如骨折端分离移位超过2-3mm,或者骨折粉碎严重,累及关节面等情况时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通过手术可以恢复尺骨鹰嘴的解剖结构,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1-2周)
目的:主要是减轻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开始进行简单的肌肉收缩舒张练习。
方法:指导患者进行上臂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天多次进行,每次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可以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2.中期康复(术后2-6周)
目的: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加强肌肉力量。
方法:在去除外固定后(如果是手术固定的情况),开始逐渐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练习,可以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屈伸,逐渐过渡到主动屈伸,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抗阻力的练习,比如使用轻重量的哑铃进行肘关节屈伸的抗阻训练,但要注意阻力不宜过大,以免影响骨折愈合。
3.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目的:恢复肘关节的正常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方法:进行全面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包括加大屈伸活动的范围,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脸、梳头、上下楼梯等,同时可以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的适应性训练,如打太极拳等,逐步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尺骨鹰嘴骨折多为骨骺损伤或青枝骨折,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保守治疗时固定要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康复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配合程度,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功能锻炼,需要家长协助监督和指导,并且要定期评估儿童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等疾病,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时,手术治疗后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进一步发展,可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康复治疗过程中要缓慢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再次骨折或加重骨质疏松等情况,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因为康复锻炼可能会对全身状况有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