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桡骨远端骨折后可能出现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肌肉萎缩、腕部畸形等问题,关节僵硬因长时间固定、活动少等致,需早期适度康复锻炼;创伤性关节炎因关节面受损、复位不良等起,要早期准确复位、后期减少关节过度使用等;肌肉萎缩因患肢活动少致,需早期等长收缩、后期主动锻炼等;腕部畸形因复位不理想致,早期准确复位是预防关键,严重畸形可能需手术矫正。
一、关节僵硬
发生情况:手桡骨远端骨折后,由于长时间固定,关节活动减少,容易导致关节僵硬。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骨折后若固定不当或康复锻炼不及时,都可能出现。例如儿童骨折后如果过早停止活动,关节僵硬的概率会增加;成人因工作等原因未能按时进行康复训练也易发生。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的关节可塑性相对较强,但如果固定时间过长也可能影响;成人则随着年龄增长,组织修复和关节活动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生活方式上,受伤后缺乏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锻炼会明显增加关节僵硬的风险。病史方面,骨折严重程度、复位情况等都会影响,严重骨折且复位不佳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更高。
应对措施:早期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是关键,包括被动活动关节,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进行手指、手腕等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后期鼓励主动锻炼,如让患者主动进行握拳、伸展手指、手腕旋转等动作,逐步增加活动范围。
二、创伤性关节炎
发生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面受损,若骨折复位不良,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儿童骨折后如果关节面损伤未得到良好修复,成年后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增加;成人骨折后复位不好则更易直接导致。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关节面损伤后修复情况对后期影响大;成人关节面损伤后修复相对困难。生活方式中,受伤后过早负重活动会加重关节面的磨损,增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概率。病史里,骨折复位是否良好是关键,复位差的患者患创伤性关节炎可能性高。
应对措施:早期准确复位是预防关键,对于已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要减少关节的过度使用,避免长时间行走、提重物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可辅助使用拐杖等减轻患侧关节压力,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等改善症状。
三、肌肉萎缩
发生情况:手桡骨远端骨折后,由于患肢活动减少,肌肉废用性萎缩较为常见。儿童和成人都会出现,儿童肌肉萎缩后可能影响肢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人则会导致肢体力量下降等问题。
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肌肉萎缩后恢复相对较快,但如果不及时干预也会影响肌肉正常发育;成人肌肉萎缩后恢复时间较长。生活方式上,受伤后完全卧床休息且缺乏肌肉收缩锻炼会加速肌肉萎缩。病史中,骨折严重程度影响肌肉萎缩程度,严重骨折导致长期制动的患者肌肉萎缩更明显。
应对措施: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在不引起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让肌肉进行收缩舒张练习,如骨折早期让患者进行手指肌肉的等长收缩;后期随着病情恢复逐步增加主动的肌肉收缩锻炼,如让患者进行握拳时的肌肉用力练习,同时可结合按摩等促进肌肉血液循环,帮助预防和减轻肌肉萎缩。
四、腕部畸形
发生情况:桡骨远端骨折后,如果复位不理想,可能出现腕部畸形,如餐叉样畸形等。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发生,儿童骨骼塑形能力较强,但如果骨折复位严重不佳也会导致畸形;成人则复位不良直接导致外观和功能异常。
影响因素:年龄上,儿童的骨骼塑形潜力大,但如果骨折移位明显超出塑形范围则会形成畸形;成人骨骼已定型,复位不良直接造成畸形。生活方式中,受伤后未及时正确处理骨折会导致畸形加重。病史里,骨折的初始移位情况是关键,移位严重的患者发生腕部畸形概率高。
应对措施:早期准确的复位是预防腕部畸形的重要手段,对于已出现畸形的患者,轻度畸形可通过康复锻炼等改善功能,严重畸形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手术矫正等处理,但手术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