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包括钙剂与维生素D,钙剂可维持骨骼正常结构与功能,各年龄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可考虑补充,孕妇、老年人补充需注意;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调节骨细胞功能,粉碎性骨折患者尤其是日照不足、儿童、老年人等需关注补充,婴幼儿、老年人补充需谨慎。消肿止痛类药物有短期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能抗炎止痛消肿,粉碎性骨折急性期有相应症状患者可短期用,儿童一般不首选,老年人使用需密切关注相关情况。还有中药相关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中医认为可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利于骨折愈合,部分患者可在辨证指导下使用,孕妇禁用,老年人使用需考虑基础疾病情况。
一、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
(一)钙剂
1.作用及依据: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补充钙剂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粉碎性骨折的愈合有一定帮助。例如,人体缺乏钙时,骨骼的矿化过程会受到影响,而适当补充钙剂可以为骨折愈合提供必要的矿物质基础,多项骨代谢相关研究表明,充足的钙摄入有利于骨折部位形成稳定的骨痂。
2.适用情况:各年龄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可考虑补充钙剂,但需注意不同年龄段钙的需求量不同,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相对更高,老年人由于钙流失增加也需要适当补充钙。
3.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在孕期对钙的需求增加,骨折后可适当补充钙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量摄入钙对母婴造成不良影响;老年人补充钙剂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肾功能情况,因为肾功能减退时钙的代谢可能会受到影响,需监测血钙水平等指标。
(二)维生素D
1.作用及依据: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影响骨折愈合。研究发现,维生素D能调节骨细胞的功能,参与骨的形成和重建过程,对骨折愈合起到重要作用。
2.适用情况:粉碎性骨折患者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风险,尤其是日照不足的人群。儿童、老年人等本身维生素D合成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更需要关注维生素D的补充。
3.特殊人群提示:婴幼儿骨折后补充维生素D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补充,因为婴幼儿对维生素D的耐受量有限,过量可能会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老年人补充维生素D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以及是否同时服用其他影响维生素D代谢的药物等情况。
二、消肿止痛类药物
(一)非甾体抗炎药(短期使用)
1.作用及依据:具有抗炎、止痛、消肿的作用。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骨折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和疼痛、肿胀症状。例如,在骨折早期,局部会出现炎症渗出导致肿胀疼痛,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在骨折急性期的止痛消肿效果。
2.适用情况:粉碎性骨折急性期有明显疼痛、肿胀的患者可短期使用,一般成人适用,但需注意个体差异。
3.特殊人群提示:儿童骨折后一般不首选非甾体抗炎药止痛消肿,因为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可能会出现更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刺激等;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需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监测相关指标。
三、中药相关药物
(一)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
1.作用及依据:中医认为骨折后气血瘀滞,活血化瘀类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气血供应,从而促进骨折愈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一些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等作用。
2.适用情况:部分粉碎性骨折患者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但需注意中医的辨证论治,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3.特殊人群提示:孕妇禁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因为这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等,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老年人使用时要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因为活血化瘀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