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有多种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多在颈部等部位无痛性进行性增大,深部淋巴结早期可无症状需影像学发现)、全身症状(发热无感染灶抗生素无效、盗汗因代谢异常、消瘦因肿瘤消耗营养等)及其他系统症状(皮肤表现如瘙痒红斑等、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减退等、呼吸系统症状如纵隔淋巴结肿大致咳嗽气促等)
一、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1.浅表淋巴结:是淋巴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表现,多发生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初期可能如黄豆大小,随后逐渐增大,质地较硬,可活动或逐渐固定。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引起相应的压迫症状,例如颈部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导致吞咽不适等情况。在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青少年及中青年相对更易出现,这与该阶段免疫系统相对活跃,易受各种因素刺激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可能增加风险;有病毒感染病史,如EB病毒感染等也可能是诱因之一。
2.深部淋巴结:纵隔、腹主动脉旁等深部淋巴结肿大早期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多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例如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气管、食管等,引起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需要借助胸部CT等检查手段来发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可表现为低热,体温多在37.5-38℃左右,也可能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没有明显的感染灶,抗生素治疗无效。在年龄上,儿童患者出现发热时可能更需要警惕淋巴癌的可能,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异常的免疫反应更易引发发热等表现;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使儿童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如果有病毒等感染病史未彻底治愈,也可能诱发淋巴癌相关的发热症状。
2.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严重时可湿透衣物。这是因为淋巴癌患者机体代谢异常,肿瘤细胞会产生一些物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盗汗现象。对于女性患者,盗汗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恢复;在年龄较小的患者中,盗汗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良好的睡眠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之一;有长期精神压力大等生活方式问题的人群,本身免疫力就可能受到影响,更容易出现盗汗等淋巴癌相关症状。
3.消瘦:在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可伴有食欲不振等表现。肿瘤细胞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体重减轻。对于老年人来说,消瘦可能会加速身体机能的衰退,增加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青少年患者消瘦可能会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和学习生活;有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挑食、节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本身营养状况可能就不佳,再加上淋巴癌的影响,消瘦会更加明显。
三、其他系统症状
1.皮肤表现:部分淋巴癌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多见于蕈样肉芽肿等类型的淋巴癌。皮肤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夜间瘙痒明显时会严重干扰睡眠;对于儿童患者,皮肤瘙痒可能会引起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的风险。还有些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红斑、丘疹、结节等表现,需要与其他皮肤疾病相鉴别。
2.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症状。当腹腔内淋巴结肿大累及消化系统时,会影响消化功能。例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老年人消化系统本身功能就相对较弱,出现消化系统症状时更需要及时排查淋巴癌等疾病;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加重或不典型表现时,要警惕淋巴癌转移等情况。
3.呼吸系统症状:如果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气管、支气管等,可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长期吸烟的人群本身呼吸系统就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若出现上述呼吸系统症状,患淋巴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儿童患者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由于其呼吸道相对狭窄,症状可能会进展较快,需要更加密切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