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包括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常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等表现,与进食不洁食物等有关,儿童表现有差异;慢性胃炎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胃溃疡典型症状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十二指肠溃疡多为空腹疼痛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肠炎有病毒性肠炎,如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婴幼儿,腹泻伴其他症状;细菌性肠炎有腹痛腹泻等,与食用污染食物有关;寄生虫性肠炎症状因寄生虫不同而异,与接触感染源等有关。肠易激综合征以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表现,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
一、胃炎
(一)急性胃炎
1.症状表现:常突然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能有呕血、黑便、脱水、休克等表现。其发生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药物刺激(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大量饮酒等因素有关。在儿童中,可能因感染(如细菌、病毒感染)等导致,不同年龄儿童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以哭闹、拒食等为主要表现。
(二)慢性胃炎
1.症状表现:常见症状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胀痛、嗳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其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如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不规律)、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儿童可能因饮食不节、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导致,成人则可能与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
二、胃溃疡
(一)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主要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胀痛、烧灼样痛等,疼痛常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出现,如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然后缓解,下次进食后再重复出现。还可能伴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因感染等因素引发,成人则更常见于上述相关因素影响下发病。
三、十二指肠溃疡
(一)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多为空腹疼痛,疼痛性质类似胃溃疡,可在餐前出现,进食后缓解,部分人疼痛有节律性,常发生在凌晨等空腹时。还可能有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表现。发病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异常、遗传等有关。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发病相对较少,成人则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导致发病。
四、肠炎
(一)病毒性肠炎
1.症状表现:如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婴幼儿,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常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轮状病毒感染后在婴幼儿群体中易引发较明显的腹泻等症状。
(二)细菌性肠炎
1.症状表现:常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可为黏液便、脓血便,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如痢疾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痢疾,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发病,儿童可能症状相对更急重,有明显的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频繁想排便但排便量少)等表现,而成人也会因感染该菌出现相应肠道炎症症状,发病与食用被细菌污染的食物等有关。
(三)寄生虫性肠炎
1.症状表现:如阿米巴痢疾引起的肠炎,可有腹痛、腹泻,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伴有腥臭味,可能有低热等表现;如蛔虫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有腹痛,多为脐周隐痛,还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不同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肠炎,症状有一定差异,发病与接触寄生虫感染源、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但儿童因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可能更易感染。
五、肠易激综合征
(一)症状表现
1.主要症状: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可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症状可因精神紧张、饮食不当(如进食产气食物、刺激性食物等)而加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感染后、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学习压力等精神因素、饮食不规律等导致发病,成人则更常见于上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