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手术存在多种常见后遗症,包括神经损伤相关的脊髓神经损伤(致肢体感觉、运动异常,儿童恢复更困难)和神经根损伤(致相应支配区域症状,恢复情况因损伤程度而异);脊柱相关的脊柱活动受限(影响日常活动及身心健康)和脊柱相邻节段退变加速(与手术矫正程度、患者年龄等有关);感染相关的切口感染(有红肿疼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风险高)和深部组织感染(后果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和手术效果);还有肺功能影响(矫正后短期内可能有影响,肺功能差者恢复更难)以及心理方面后遗症(如自卑、抑郁等,需关注并干预)。
脊髓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等原因损伤脊髓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会导致不同表现。轻度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出现肌力下降、肌肉无力甚至瘫痪等情况。有研究表明,脊柱侧弯手术中脊髓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约在一定比例范围,这与手术的复杂程度、患者自身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脊髓等神经组织仍在发育中,发生神经损伤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困难,且对其生长发育影响更大。
神经根损伤:手术可能波及神经根,引起相应支配区域的症状。比如如果是胸段脊柱侧弯手术,可能导致胸背部相应神经根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肌肉力量减弱等。神经根损伤的恢复情况也因损伤程度而异,部分患者经过康复治疗等可能有所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会遗留长期的症状。
脊柱相关后遗症
脊柱活动受限:手术后脊柱的稳定性改变可能导致脊柱活动受限。患者可能感觉脊柱的前屈、后伸、侧弯等活动幅度较术前减小。这是因为手术中对脊柱周围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固定,虽然是为了矫正脊柱侧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脊柱原本的活动范围。对于年轻患者,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脊柱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体育活动、身体姿势的维持等,进而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脊柱相邻节段退变加速:脊柱侧弯矫正手术后,相邻节段的脊柱受力分布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相邻节段退变加速。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相邻节段的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等情况,表现为相应部位的疼痛、活动不适等症状。这种情况在一些长期随访的病例中有所发现,其发生风险与手术矫正的程度、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年轻患者由于脊柱仍有一定的生长潜力,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
感染相关后遗症
切口感染:手术切口有发生感染的可能,即使经过严格的手术消毒等操作,仍有一定概率出现。切口感染后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切口愈合不良、窦道形成等情况。如果感染扩散,还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全身感染等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等基础疾病较多的人群,发生切口感染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容易滋生细菌导致感染。
深部组织感染:相对切口感染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较为严重。深部组织感染可能涉及脊柱周围的肌肉、筋膜等组织,甚至波及脊柱内部结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抗感染治疗以及复杂的处理措施,如清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手术效果。
其他后遗症
肺功能影响:严重的脊柱侧弯本身会影响肺功能,而手术矫正后可能在短期内对肺功能有一定影响。例如,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浅快等情况,这是因为脊柱侧弯矫正后胸廓的形态改变需要一定时间适应,而且手术创伤等因素可能导致呼吸肌功能暂时受到影响。对于本身肺功能就较差的患者,如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可能面临更大挑战。
心理方面后遗症:脊柱侧弯手术对患者的身体外观和功能有较大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如自卑、抑郁等。尤其是年轻患者,身体形象的改变可能对其社交、心理发展产生长期影响。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帮助患者适应身体的变化,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例如,青少年患者可能因为手术导致身材外观与同龄人不同而产生心理压力,家长和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沟通,引导患者正确看待自身情况,积极面对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