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与脱位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体格检查需观察一般情况、颈部外观,检查神经系统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等;影像学检查有X线(包括正位、侧位、过伸过屈位片)、CT(普通CT及三维重建)、MRI,分别用于观察骨骼结构、软组织情况等,不同年龄人群检查有相应特点及需注意事项。
一、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观察
对于任何怀疑颈椎骨折与脱位的患者,首先观察其一般状态,包括意识、呼吸、脉搏等。如果患者意识不清,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因为颈椎损伤可能影响呼吸相关的神经功能。不同年龄人群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为表达不清而更依赖于医护人员的全面观察。例如,婴幼儿颈椎骨折与脱位时,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头部活动受限等非特异性表现,需要仔细辨别。
检查患者颈部的外观,有无肿胀、畸形等情况。正常情况下颈部外观对称,无异常隆起或凹陷。如果有颈椎骨折与脱位,可能会出现颈部局部的肿胀,这是由于局部组织损伤出血等原因导致,而且可能会有明显的畸形,比如颈部的异常弯曲或侧弯等。
2.神经系统检查
检查四肢的肌力、肌张力。通过让患者活动肢体,评估肌肉力量和紧张度。例如,检查上肢的握力、下肢的抬腿力量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评估标准有所不同。儿童的肌力评估可以通过观察其自主活动能力来大致判断,而成年人则可以更精确地用肌力分级来判断。如果存在颈椎骨折与脱位,可能会导致神经损伤,进而出现相应肢体的肌力下降、肌张力异常等情况。
检查感觉功能,包括痛觉、触觉等。用棉签轻触患者肢体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感觉障碍的范围可以帮助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感觉的发育情况不同,儿童的感觉发育相对不完善,所以在评估时需要考虑其年龄因素。比如婴幼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感觉情况,需要医护人员更细致地观察其对刺激的反应。
检查反射,如腱反射等。正常的腱反射有一定的规律,颈椎骨折与脱位可能会影响反射弧,导致腱反射异常,如减弱或消失等。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普通X线平片
颈椎正位片:可以观察颈椎的排列、椎体的形态等。正常情况下颈椎椎体在正位片上排列整齐,椎间隙等宽。如果有颈椎骨折与脱位,可能会出现椎体的偏移、椎间孔的改变等情况。例如,颈椎骨折时可能会看到椎体的骨质连续性中断等表现。
颈椎侧位片:是评估颈椎骨折与脱位的重要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颈椎的生理曲度、椎体的前后缘高度等。通过侧位片可以观察到颈椎是否有脱位,比如椎体之间的相对移位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颈椎的生理曲度有所不同,儿童的颈椎生理曲度相对较浅,在解读侧位片时需要考虑年龄因素。
过伸过屈位片:对于怀疑有颈椎不稳定的情况,过伸过屈位片有助于评估。可以观察在颈椎活动时椎体的稳定性。但在检查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过伸过屈位片检查时更要谨慎,防止造成二次损伤。
2.CT检查
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颈椎骨骼结构信息。它能够清晰地显示椎体、椎弓根、关节突等部位的骨折情况。对于复杂的颈椎骨折与脱位,CT检查可以明确骨折的具体部位、骨折片的移位方向等。例如,能够发现X线平片可能遗漏的微小骨折等情况。在儿童患者中,由于骨骼发育尚未成熟,CT检查对于评估骨折的细节非常有帮助,但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遵循合理使用辐射的原则。
三维CT重建:可以更直观地从不同角度观察颈椎的骨骼结构,有助于全面了解骨折与脱位的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等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3.MRI检查
MRI主要用于评估颈椎周围的软组织情况,如脊髓、神经根、椎间盘等。对于判断是否存在脊髓损伤、椎间盘是否有突出压迫神经等情况非常重要。颈椎骨折与脱位可能会导致脊髓受压或损伤,MRI可以清晰显示脊髓的信号改变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脊髓等软组织特点有所不同,儿童的脊髓相对较细,在MRI图像上的显示需要专业人员准确解读。而且在进行MRI检查时,要确保患者体内没有金属异物等,避免发生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