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的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ALT、AST、ALP、GGT、TBil、DBil等异常)、凝血功能(PT延长、INR升高)、血清蛋白(ALB降低、GLB升高、A/G比值下降)等;影像学检查有腹部B超(观察肝脏大小、形态等)、CT(显示肝脏形态、密度等)、MRI及MRE(MRI评估脂肪变性、MRE评估肝纤维化程度);肝活检是金标准,可观察病理改变,不同人群检查需注意相应情况。
一、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出现ALT和AST升高,一般AST升高更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这是因为酒精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影响了转氨酶的代谢,相关研究表明,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AST和ALT的异常升高与肝细胞的炎症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较高,酒精摄入可诱导肝细胞微粒体GGT合成增加,使其显著升高,ALP也常升高。例如,有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病患者中GGT升高的阳性率较高,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的一个重要筛查指标。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当肝细胞损伤严重或胆汁排泄受阻时,会出现TBil和DBil升高,提示肝细胞损害及黄疸情况,在酒精性肝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时较为常见。
2.凝血功能检查
酒精性肝病患者常存在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受损,影响了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的合成,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可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3.血清蛋白检查
白蛋白(ALB)降低,球蛋白(GLB)升高,A/G比值下降。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场所,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受损,白蛋白合成减少,而球蛋白可因炎症反应等因素升高,A/G比值的改变反映了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蛋白代谢失衡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可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酒精性肝病早期可能表现为肝脏肿大,实质回声增强;进展期可出现肝脏实质回声不均匀、肝实质衰减等表现,还可用于排查是否存在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等情况,并且B超检查方便、无创,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的初步筛查手段。
2.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密度等。酒精性肝病在CT上可表现为肝脏密度降低,尤其是肝attenuation值低于脾脏attenuation值,通过测量肝脾CT值的比值有助于诊断酒精性脂肪肝,对于判断肝脏脂肪变的程度有一定价值,同时也可发现肝脏是否存在占位性病变等情况。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弹性成像(MRE)
MRI对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敏感性较高,能更准确地评估肝脏脂肪含量。MRE可以无创性地评估肝脏硬度,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肝纤维化程度时,MRE具有一定优势。
三、肝活检病理检查
肝活检是诊断酒精性肝病的金标准。通过肝活检可以观察肝细胞的病理改变,如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症浸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病理上可根据肝组织中酒精性透明小体(Mallory小体)的存在来明确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同时能准确判断疾病的分期和分级,对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进行这些检查时需要注意:对于儿童,由于酒精性肝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长期大量接触酒精相关因素,也需要进行相应检查,儿童进行肝活检等有创检查需更加谨慎;女性在进行检查时,需考虑月经等因素对一些检查指标的可能影响;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人群,要详细告知医生饮酒量、饮酒时间等情况,以便医生更准确地进行检查和诊断;对于有基础肝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人群,在进行肝功能等检查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检查指标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