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拆石膏后有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膝关节屈伸、抗阻等锻炼方式,需循序渐进,注意疼痛情况并结合康复评估,以促进肌肉萎缩恢复。
一、等长收缩锻炼
1.适用人群及原理:适用于各年龄段髌骨骨折拆石膏后的患者,等长收缩是肌肉在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收缩,可维持肌肉的基本功能,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以股四头肌等长收缩为例,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膝关节,将大腿肌肉绷紧,坚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协助其进行,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引起患儿疼痛不适。
2.作用及科学依据:等长收缩能够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张力。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等长收缩锻炼可以使肌肉纤维的代谢环境得到改善,有助于保持肌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预防肌肉萎缩有积极作用。
二、直腿抬高锻炼
1.操作方法及适用人群: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将下肢抬高离床面约15-30厘米,保持这个姿势5-10秒,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成年人一般都可进行,对于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当调整抬高的高度和次数,避免过度劳累;儿童患者则需要在家长帮助下正确进行,确保动作规范且安全。
2.科学意义及作用:直腿抬高锻炼主要锻炼的是股四头肌等肌肉群,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通过这种锻炼可以使肌肉纤维得到有效的刺激,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改善肌肉萎缩的状况。相关研究显示,定期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的患者,肌肉力量恢复速度相对较快,肌肉萎缩的程度也较轻。
三、膝关节屈伸锻炼
1.不同阶段的锻炼方式:在骨折拆石膏初期,可先进行被动的膝关节屈伸锻炼,由他人协助患者缓慢活动膝关节,活动范围从小幅度开始,逐渐增加,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2-3次。随着恢复情况的好转,可过渡到主动的膝关节屈伸锻炼,患者坐在床边,缓慢屈伸膝关节,每次屈伸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被动锻炼时要注意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主动锻炼时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力度和幅度。
2.对肌肉恢复的作用:膝关节屈伸锻炼可以全面活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包括股四头肌、腘绳肌等。这种锻炼能够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有助于肌肉萎缩的恢复。有临床观察发现,坚持规范的膝关节屈伸锻炼的患者,肌肉萎缩恢复的时间明显短于未进行该锻炼的患者。
四、抗阻锻炼
1.逐渐增加阻力的方式:当患者肌肉力量有一定恢复后,可以开始进行抗阻锻炼。例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股四头肌的抗阻锻炼,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者用腿部力量对抗弹力带的阻力进行屈伸动作;或者使用轻量级的沙袋绑在脚踝处进行直腿抬高的抗阻锻炼。对于成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或沙袋的重量;儿童患者则应选择非常轻的阻力进行锻炼,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损伤。
2.抗阻锻炼的意义:抗阻锻炼能够进一步刺激肌肉生长,增加肌肉的力量和体积。通过给肌肉施加阻力,促使肌肉纤维进行适应性的增生和肥大,从而有效改善肌肉萎缩的状况。相关的运动医学研究表明,抗阻锻炼是促进肌肉恢复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显著提高肌肉的功能和质量。
五、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无论是哪种锻炼方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次数和幅度。例如在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时,抬高的高度和坚持的时间都要从较低水平开始,然后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逐渐增加。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更要严格把握循序渐进的节奏,避免因锻炼过度而引起不适或损伤。
2.注意疼痛情况:在锻炼过程中,如果出现明显的疼痛,应立即停止锻炼。疼痛可能是肌肉拉伤或其他损伤的信号,需要及时评估恢复情况并调整锻炼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疼痛的感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要密切关注自身或患儿的身体反应。
3.结合康复评估: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评估,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情况调整锻炼方案。例如通过专业的肌力测试来判断肌肉力量的恢复程度,从而指导后续锻炼的调整,确保锻炼更加科学有效,促进肌肉萎缩的最佳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