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多膨胀性生长、细胞分化程度高、不转移、对机体影响较小;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多浸润性生长、细胞分化程度低、可转移、对机体影响大。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患肿瘤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需密切观察良性肿瘤对发育影响及选择合适恶性肿瘤治疗方案,老年人良性肿瘤可定期观察,恶性肿瘤要评估身体状况,女性需关注生殖系统肿瘤筛查诊断,男性要关注前列腺相关肿瘤,有基础病史人群治疗需考虑抗肿瘤治疗对基础病的影响
一、生长速度
1.良性肿瘤:生长速度通常较慢,可数年甚至数十年无明显变化,多呈膨胀性生长。这是因为其细胞增殖相对有序,受机体调控机制影响较为明显,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大量无序增殖。例如,一些皮下的脂肪瘤,可能在数年内大小变化不显著。
2.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往往较快,短期内可明显增大。癌细胞失去了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能够无限制地快速增殖,如某些肺部的恶性肿瘤,可能在几个月内就会出现明显的体积增大。
二、生长方式
1.良性肿瘤:多为膨胀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通常有完整的包膜,像一个独立的“小团体”,一般不侵犯周围组织,可推动。比如子宫平滑肌瘤,它在子宫肌层内生长,与正常肌组织有明显分界。
2.恶性肿瘤:多为浸润性生长,像树根长入泥土一样,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没有完整包膜,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器官,不易推动。例如乳腺癌,癌细胞可侵犯周围的乳腺组织、皮肤甚至胸肌等。
三、组织学形态
1.良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与正常组织细胞形态相似,细胞核的多形性(大小、形态不一致)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或无。以纤维瘤为例,瘤细胞形态与正常纤维细胞相似,排列较规则。
2.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低,与正常组织细胞差异较大,细胞核多形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比如肺癌组织中,癌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核分裂象易见。
四、转移能力
1.良性肿瘤:一般不转移。因为其生长受到自身包膜和周围组织的限制,不会脱离原发部位跑到其他部位生长。
2.恶性肿瘤: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如淋巴转移、血行转移、种植转移等。例如胃癌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系统转移到附近淋巴结,也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脏、肺部等远处器官;肺癌细胞可种植在胸膜上形成转移结节。
五、对机体的影响
1.良性肿瘤: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阻塞作用,一般对机体影响较小,除非肿瘤生长在重要部位,如颅内的良性肿瘤压迫脑组织,才会引起严重后果。通常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复发几率相对低。
2.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较大,除了局部压迫、阻塞外,还能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感染等,晚期常出现恶病质,严重威胁生命,手术切除后复发几率较高,还可能需要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良性肿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现需密切观察其生长情况,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肿瘤可能影响正常组织器官发育。恶性肿瘤在儿童中也有发生,如神经母细胞瘤等,儿童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相对较小的治疗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若无症状可定期观察。对于恶性肿瘤,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如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选择相对温和且能耐受的治疗方式,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因为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女性:女性生殖系统的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等较为常见,而恶性肿瘤如宫颈癌、乳腺癌等也需重点关注。在筛查和诊断方面有其特殊性,如乳腺癌的筛查对于不同年龄段女性有不同建议,宫颈癌的筛查有特定的细胞学和HPV检测方法等。
男性:男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如前列腺增生等,恶性肿瘤如前列腺癌等。前列腺增生会影响排尿功能,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男性健康至关重要。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发生肿瘤时,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抗肿瘤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肿瘤患者,需注意血糖控制,因为肿瘤治疗可能影响血糖代谢,而高血糖又会影响伤口愈合等治疗相关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