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不愈合指骨折经治超一般愈合时间,再度延长治疗仍未骨性愈合,3个月未达临床愈合标准可考虑。局部因素有骨折断端血供、接触情况、感染,全身因素涉年龄、健康状况。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压痛、异常活动、畸形愈合等,影像学可见骨痂少等。治疗以手术为主,辅物理治疗等。儿童骨折不愈合治疗要避过度干预生长,老年人则需谨慎评估整体状况、加强护理营养及关注心理。
相关因素及原理
局部因素
骨折断端的血供: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至关重要。例如,胫骨中下1/3骨折时,由于胫骨的营养血管从胫骨干上、中1/3交界处进入骨内,所以下1/3段骨折后,远侧骨折段的血供就会明显减少,导致骨折愈合困难。长骨骨折后,骨折端的血肿机化、骨痂形成等过程都依赖良好的血供,如果血供不足,骨折愈合就会受到影响。
骨折断端的接触情况:骨折断端如果有软组织嵌入,会阻碍骨折的愈合。比如开放性骨折时,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进入骨折断端之间,使得骨折端无法紧密接触,影响骨痂的生长。另外,骨折断端分离、移位明显等情况也会干扰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导致骨折不愈合。
感染:开放性骨折发生感染后,细菌会破坏骨折部位的骨组织、血管等,进一步影响骨折的愈合。例如,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如果处理不及时,发生化脓性感染,就很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的情况。
全身因素
年龄: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通常比成年人强,而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机体代谢功能下降等原因,骨折愈合相对较慢,发生骨折不愈合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老年人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比年轻人要高。
健康状况: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会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不利于骨折部位的修复。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新生、成骨细胞功能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增加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另外,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容易出现骨折不愈合。
骨折不愈合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骨折部位疼痛、压痛明显,即使经过适当的固定,骨折处仍有异常活动。例如,原本已经进行了固定的骨折部位,患者活动时仍能感觉到骨折端的异常活动。骨折处可能还会有畸形愈合的迹象,或者有骨不连的假关节形成,表现为骨折部位外观异常,有异常的弯曲或缩短等情况。
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可见骨折端骨痂少,骨端分离,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被致密硬化的骨质所封闭;或者骨折端之间有肥厚的软组织,骨折端彼此分离等情况。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端的情况,对于判断骨折不愈合的具体类型等有重要意义。
骨折不愈合的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的方法来重新建立骨折端的良好接触,促进骨折愈合。例如,对于骨折断端有硬化骨形成的情况,可以进行骨皮质切开术,去除硬化骨,促进血液供应进入骨折端;对于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的情况,需要手术清除嵌入的软组织,使骨折端能够紧密接触;对于骨折端缺损的情况,可以采用植骨术,如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等,为骨折愈合提供骨组织来源。
辅助治疗:术后可能需要结合一些辅助治疗,如物理治疗,包括超声波、电刺激等,这些物理治疗方法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刺激骨细胞的活性,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另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
特殊人群骨折不愈合的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骨折不愈合相对成年人来说,经过适当的治疗后愈合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也需要密切关注。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干预影响其生长发育。例如,在进行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和内固定材料。同时,康复训练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骨折恢复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鼓励儿童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
老年人:老年人骨折不愈合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手术治疗时要评估老年人的心肺功能等,看是否能够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肺炎、压疮等。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营养支持,保证老年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