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术后护理包括多方面:伤口护理要观察渗血渗液、保持清洁干燥;体位护理术后初期取半卧位并逐渐调整;呼吸道护理要鼓励咳嗽咳痰、观察呼吸情况;饮食护理术后早期进温凉流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且营养均衡;引流管护理要固定好并观察记录引流情况;并发症观察与护理需留意喉返神经损伤和低钙血症;还要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护理。
一、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情况:术后需密切观察甲状腺手术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一般会在伤口处放置引流管,要注意引流液的颜色、量等。正常情况下引流液量会逐渐减少,颜色由鲜红转为淡红。若发现伤口渗血较多,敷料被血染,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于儿童患者,因其皮肤娇嫩,更要留意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等异常,防止发生感染等情况。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患者要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沾水,尤其是在洗头、洗澡时要特别防护,防止污水污染伤口引发感染。对于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弱,更要严格遵循伤口清洁干燥的要求,降低感染风险。
二、体位护理
1.术后初期体位: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可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减轻颈部肿胀引起的不适。半卧位时要注意头部和颈部保持适当的位置,避免过度扭曲或过伸、过屈。儿童患者在保持半卧位时,要确保体位舒适且头部固定良好,防止因不配合导致颈部位置不当影响伤口恢复。
2.体位的逐渐调整:术后1-2天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调整体位,但仍要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对于有基础疾病如颈椎病的患者,在调整体位时更要谨慎,防止加重颈椎不适同时影响甲状腺伤口恢复。
三、呼吸道护理
1.鼓励咳嗽咳痰:术后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以促进肺部扩张,防止肺部并发症。对于成年患者,可以指导其用双手按住伤口两侧,减轻咳嗽时对伤口的震动疼痛,然后进行咳嗽。儿童患者由于咳嗽能力相对较弱,家属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帮助患儿拍背,协助其将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从下往上、从外往内轻拍背部。
2.观察呼吸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有无呼吸困难等情况。甲状腺手术可能会因伤口血肿压迫等导致呼吸困难,这是较为危急的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可能有所减退,更要加强呼吸监测,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等情况,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四、饮食护理
1.术后早期饮食:术后6小时可少量饮用温水,若无不适,可逐渐进食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温度和质地的流质食物,避免过烫或过硬刺激伤口。
2.逐步过渡饮食:术后1-2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稀粥、软面条等,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伤口愈合。但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戒烟戒酒。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饮食护理中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
五、引流管护理
1.固定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或脱落。儿童患者由于活动较多,要特别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避免其自行拉扯导致引流管移位。
2.观察引流情况并记录: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正常引流液量在术后24-48小时内逐渐减少,颜色由血性转为淡红色或黄色。若引流液量突然增多,呈鲜红色,要警惕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及时报告医生。
六、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1.喉返神经损伤观察: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情况,这可能是喉返神经损伤所致。对于儿童患者,要观察其发音情况,若出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喉返神经损伤可能是手术中牵拉等原因引起,轻度损伤一般可逐渐恢复。
2.低钙血症观察与护理:甲状腺手术可能会影响甲状旁腺功能,导致低钙血症。要观察患者有无手足麻木、抽搐等症状。一旦发生低钙血症,可给予患者钙剂补充,如口服葡萄糖酸钙等。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钙代谢异常,更要密切监测血钙水平,加强护理。
七、心理护理
1.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术后患者可能会因伤口疼痛、对疾病恢复的担忧等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儿童患者可能因陌生环境和身体不适而哭闹不安,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安抚和陪伴,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老年患者可能因对手术预后的担忧更容易产生不良心理,要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