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需从一般生活管理、饮食管理、病情监测及特殊情况处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一般生活管理要保证充足休息、左侧卧位,注意皮肤护理;饮食要营养均衡、保证水分摄入;需自我监测皮肤瘙痒、黄疸及胎动情况,定期产检监测肝功能、胎心等;临近分娩及合并其他疾病时要做好相应特殊处理。
一、一般生活管理
1.休息与体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改善胎儿的氧供等情况。一般每天休息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病情。
对于有早产风险的患者,更要注意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2.皮肤护理
由于ICP患者常伴有皮肤瘙痒症状,要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化纤等刺激性面料接触皮肤,减少对皮肤的摩擦,防止加重瘙痒。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淋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洗澡后可涂抹性质温和的润肤霜,以缓解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但要注意选择不含香料等可能刺激皮肤的成分的润肤霜。瘙痒严重时不要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若皮肤破损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同时患有ICP的患者,皮肤瘙痒时更要注意护理,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抵抗力相对较低,皮肤破损后更易感染,所以在皮肤护理上要更加精细。
二、饮食管理
1.营养均衡
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都很重要。一般每天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孕妇的体重和孕周等情况合理安排,例如体重正常的孕妇,孕周28-40周时,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可在70-90克左右。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但要注意对于合并妊娠糖尿病的ICP患者,要选择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水果,如苹果、梨等,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控制脂肪的摄入,减少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0%左右,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油脂,如橄榄油等。
2.水分摄入
多饮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胆汁的稀释,减少胆汁淤积的可能,同时也有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但对于心功能不全或有水肿的ICP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控制水分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或水肿。
三、病情监测
1.自我监测
孕妇要密切关注自身皮肤瘙痒的程度、范围等变化情况,如果瘙痒程度加重或范围扩大,要及时就医。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黄疸表现,如皮肤、巩膜黄染等,若出现黄疸要立即就诊。
关注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每小时3-5次,孕妇要每天早、中、晚各固定一段时间数胎动,若发现胎动过于频繁或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胎儿宫内缺氧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检查。
2.定期产检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产检,产检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以监测血清胆汁酸水平等肝脏功能指标的变化,血清胆汁酸升高是ICP的重要实验室诊断依据之一,一般孕28周左右开始要定期检测血清胆汁酸等指标;还要进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一般从孕32周左右开始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胎心监护。
四、特殊情况处理
1.临近分娩时
对于接近预产期的ICP患者,要做好分娩前的准备,因为ICP可能会导致胎儿突然发生宫内窘迫等严重情况,所以要加强胎儿监护,根据胎心监护、生物物理评分等情况综合判断分娩时机和方式。如果胎儿宫内情况良好,可在严密监测下等待自然分娩;若出现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对于有早产风险的ICP患者,在临近早产孕周时,要评估胎儿肺成熟度等情况,必要时可使用促胎肺成熟的药物(但需严格遵循药物使用的相关原则,以孕妇和胎儿安全为首要考虑),为早产儿的出生后健康做准备。
2.合并其他疾病时
若ICP患者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其他妊娠合并症,要同时加强对合并症的监测和管理。例如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严格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疗规范进行处理,控制血压在合适范围,同时关注尿蛋白等情况,因为这些合并症可能会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