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由长期高血糖等多种因素致周围神经损害,涉及代谢、血管、神经生长因子等发病机制,有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受累等临床表现,受年龄、病程、血糖控制等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症状体征、神经电生理等检查诊断,需严格控血糖、血压血脂、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来预防管理,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发病机制

代谢因素: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元醇途径激活,山梨醇和果糖堆积,使神经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神经细胞水肿和功能障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形成增加,AGEs与其受体结合,可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组织;己糖胺途径亢进,干扰蛋白合成和细胞信号传导,影响神经功能。

血管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的血液供应减少。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血流灌注不足,使神经组织缺氧、营养物质供应障碍,进而引起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影响神经的血供。

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糖尿病状态下,神经生长因子的合成减少或作用减弱,影响神经的生长、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

临床表现

感觉神经受累:患者常出现肢体麻木、刺痛、灼痛等感觉异常,呈对称性,多从手足远端开始,逐渐向近端发展。感觉减退或缺失,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烫伤、外伤等。

运动神经受累: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肉萎缩,严重时影响肢体运动功能,导致行走困难等。

自主神经受累:涉及心血管系统时,可出现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系统受累表现为胃排空延迟、腹泻、便秘等;泌尿系统受累可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出汗异常表现为多汗或无汗等。

危险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病程: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不理想,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几率越高。一般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血糖控制情况:长期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大比血糖稳定者更易发生神经病变。

其他因素: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等情况也会增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

诊断方法

症状和体征: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症状(如麻木、疼痛等)和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发现感觉、运动或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体征,初步怀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肌电图等,可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异常,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神经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定量感觉测试:通过特定的仪器检测患者对不同强度的温度、振动、触觉等刺激的感觉阈值,量化感觉功能的改变。

皮肤活检:可观察皮肤内神经纤维的密度和形态,对于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价值。

预防与管理

严格控制血糖:积极采取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等措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和延缓其进展。对于不同年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有所差异,一般成年人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左右,但要兼顾低血糖风险等因素。

控制血压和血脂: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如一般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血脂异常者需进行调脂治疗,使血脂达标,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神经血管损伤。

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适当运动,如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等,有助于维持神经健康。

定期监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神经病变并及时干预。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相对较少,但也需密切关注血糖控制情况,因为长期高血糖同样会对神经造成潜在损害。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避免低血糖发生,同时定期进行神经相关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本身神经功能可能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血糖控制方面要更加谨慎,避免过度降糖导致低血糖,同时要加强对神经病变相关症状的监测,如感觉异常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同时也可能增加自身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风险。在孕期要严格控制血糖,密切监测神经功能,分娩后仍需关注神经病变情况,因为孕期的高血糖状态可能对神经造成的影响在产后仍可能持续发展。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什么原因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神经病变一般是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一般情况下和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血管损伤等原因有关。 1、代谢紊乱 若患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下,可能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引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神经营养因子缺乏 神经营养因子可帮助维持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患有糖尿病后可
糖尿病足控制好血糖可以防止发展吗
宋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控制好血糖可以防止糖尿病进一步发展。 糖尿病足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由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管病变等原因造成的,由于足部感觉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容易使足部受到损伤和感染。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治疗都非常关键。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的神经和血管损伤会更加严重,从
脚麻痛无力是怎么回事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脚麻痛无力可能是姿势不当、腰椎间盘突出症、糖尿病足等原因引起的。 1、姿势不当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站立,可能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便可引起脚麻痛无力。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妊娠等因素引起的,若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容易导致下肢麻木、疼痛和无力。 3、糖尿病足 糖尿病
射精慢是病吗
吴元翼 副主任医师
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304医院) 三甲
射精慢是否算病,需要根据具体时间、有无伴随症状等因素来判断。 男性正常性生活时间在3-20分钟左右。如果男性同房时间在此范围内,一般不算病。如果男性同房超过正常时间,但是性欲正常,阴茎能够正常勃起,并且无不伴随其他不舒服的症状,也可能是正常的,与环境因素、药物因素、注意力不集中等有关。此外,如果患者
右大脚趾头麻是怎么回事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右大脚趾头麻可能由神经受压、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原因引起。 1.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可压迫坐骨神经,导致右大脚趾头麻木。 2.血管疾病 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可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右大脚趾麻木。 3.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可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肉皮表面疼是怎么回事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肉皮表面疼可能由外伤、皮肤炎症、感染、神经痛、内科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 1.外伤 皮肤损伤、烫伤、冻伤、晒伤等,可引起肉皮表面疼痛。 2.皮肤炎症 如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等,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疼痛。 3.感染 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如皮肤疖肿、带状疱疹等,可引起皮肤疼痛。 4.神经痛 例如肋间神经
耳朵边疼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朵边疼可能由耳部感染、外伤、颞下颌关节紊乱、神经痛等原因引起。 1.耳部感染 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通常会伴有耳部红肿、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 2.外伤 耳部受到外力撞击、挤压或牵拉等,可能导致耳部组织损伤,引起疼痛。 3.颞下颌关节紊乱 颞下颌关节位于耳朵前方,其功能紊乱可能导致耳部疼痛,还可能
什么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梁保华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患者因为存在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出现病变,继而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颅神经、植物神经、脊神经等。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表现为局部麻木感、蚁行感、灼热感等症状,通常可伴随疼痛感觉。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再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抗氧化剂以及改善代谢紊乱和微循环的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佳治疗方法?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建议:1.要注意神经的营养性的治疗,如:甲钴铵、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12等;2.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在专业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及药物治疗的结合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怎么治疗?
刘媛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如下:1、停止口服降糖药物,改为注射胰岛素治疗,并把空腹、餐后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有利于神经病变的恢复;2、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依帕司他,也可以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以营养神经;3、口服或静脉滴注硫辛酸以缓解疼痛;4、口服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流速
1型糖尿病可以治好吗
邓小戈 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三甲
1型糖尿病又叫做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顾名思义这个病最大的特点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又分为免疫介导性1A,包括急性型及泛发型,即有自身免疫证据;以及特发性1B,即指没有自身免疫证据。因此要治好1型糖尿病就需要解决胰岛β细胞被破坏所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么从体外补充胰岛素,要么让体内恢复胰岛素分泌。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是什么
潘永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跟血糖直接相关,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来说,发病率在各家调查不一样,最低也有40%,最高能达到70%。是由于跟血糖明确相关一个疾病,冠以糖尿病的命名,称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以是与血糖升高密切相关,而且跟糖尿病病程也相关。平均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间大概是5~8年,一般平均在十年左右,都会出现早期神经病变,所以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
潘永源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常描述为双侧对称远端以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异常为主要表现情况,称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谓感觉或者是运动指的就是麻、凉、疼痛,包括温度觉得异常等等这些都称之为感觉异常。运动异常指运动神经元损伤,通常需要经过肌电图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以及相关运动神经元损伤等等,这些都称之为糖尿病末稍神经病变或者称之为糖尿病周围神经
糖尿病生的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问题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妊娠期糖尿病如果不经过控制,在早期可以引起流产以及胎儿畸形。在孕中期时,可以发生心脏畸形。在孕晚期时,可以导致胎儿体积过大,也可以引起胎儿低血糖。血糖控制不好,还可能胎死宫内。另外,如果孩子出生后,还可以容易出现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
糖尿病可以吃槐花吗
梁茵 主任医师
本溪市中心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适量吃些槐花。槐花有很多功效,能够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而且还可以解毒止痛、消炎、减轻水肿以及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些槐花。但也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导致血糖出现波动。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治好吗
张英泽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三甲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治好。但如果是长时间的周围神经病变未及时治疗,已经发生神经损害,则不容易治好。建议糖尿病患出现周围神经病变,一定要及早用药治疗,如营养神经药物。日常还要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定期监测血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