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可基于骨折程度分为Colles骨折(最常见,跌倒手掌着地致桡骨远端2-3cm内骨折,有“餐叉样”和“枪刺样”畸形)和Smith骨折(反Colles骨折,跌倒腕掌屈手背着地致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基于骨折形态分为屈曲型骨折(如Smith骨折,骨折线横形、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等)、背侧缘骨折(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骨折块小、累及关节面)、掌侧缘骨折(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累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碎成三块以上,多由高能量暴力引起、累及关节面概率高);基于关节累及情况分为关节外骨折(未累及桡腕和下尺桡关节,不同年龄治疗康复侧重点不同)和关节内骨折(累及上述关节,对腕关节功能影响大,不同年龄治疗方案有差异)。
一、基于骨折程度的分类
(一)Colles骨折
1.定义:是最常见的桡骨远端骨折类型,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常见于跌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处于背伸位,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骨折。
2.X线表现:典型表现为桡骨远端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餐叉样”畸形和“枪刺样”畸形。在年龄因素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更易出现此类骨折;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因骨密度等因素稍易发生,生活中从事需要频繁手部活动或有跌倒风险的人群发生风险较高。
(二)Smith骨折
1.定义:又称反Colles骨折,较少见,多为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腕关节处于掌屈位,手背着地导致桡骨远端骨折。
2.X线表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与Colles骨折移位方向相反,X线表现为远端向掌侧移位,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机制类似,但老年人同样因骨质疏松易致骨折,女性在相同风险因素下可能更易受伤。
二、基于骨折形态的分类
(一)屈曲型骨折
1.特点:如Smith骨折属于屈曲型骨折,骨折线多为横形,骨折远端向掌侧及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背侧骨皮质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情况。在儿童中,由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此类骨折相对较少见,多因较低能量的外伤引起;对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即使是较轻的外力也可能导致此类骨折。
(二)背侧缘骨折
1.定义:桡骨远端背侧缘的骨折,骨折块较小,多为关节内骨折的一种类型。X线检查可发现桡骨远端背侧有骨折碎片,骨折涉及关节面,可能影响腕关节的稳定性。在生活方式方面,从事需要手腕频繁背伸活动且有外伤风险的人群,如某些运动员等,发生背侧缘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发生,但老年人因关节退变等因素,关节面本身存在一定损伤基础时更易在相对较小外力下出现此类骨折。
(三)掌侧缘骨折
1.定义:桡骨远端掌侧缘的骨折,同样属于关节内骨折范畴,骨折块位置在掌侧,可能累及腕关节的掌侧结构。对于儿童,由于骨骼的生长特性,掌侧缘骨折后骨折愈合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在病史方面,有腕关节既往损伤史的人群,再次发生掌侧缘骨折的风险可能增加。
(四)粉碎性骨折
1.定义:桡骨远端骨折块碎裂成三块或三块以上的骨折类型。多由高能量暴力引起,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X线或CT检查可清晰看到骨折端的碎裂情况,骨折涉及关节面的概率较高,会严重影响腕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老年人骨质疏松时,骨质量下降,受到较大外力时更易发生粉碎性骨折;儿童发生粉碎性骨折相对较少,多因严重外伤导致,且儿童骨折后的修复和重塑能力与成人不同,需要特殊关注其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三、基于关节累及情况的分类
(一)关节外骨折
1.定义:骨折未累及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此类骨折相对关节内骨折,骨折复位后相对容易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愈合后的腕关节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但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治疗和康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老年人关节外骨折后,由于机体恢复能力下降,需要注意预防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儿童关节外骨折,因其生长潜力,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需要关注骨折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时进行正确的复位和固定以保证正常的骨骼生长。
(二)关节内骨折
1.定义:骨折累及桡腕关节或下尺桡关节,此类骨折对腕关节的功能影响较大,因为关节面的损伤可能导致腕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在诊断时需要通过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明确关节内骨折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所差异。年轻人关节内骨折,往往需要更精确的复位和固定以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老年人关节内骨折,除了考虑骨折复位固定外,还需综合评估其全身状况,因为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有时可能需要权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