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包含转氨酶类、胆红素类、蛋白质类等项目及相关意义,转氨酶类中ALT在肝细胞受损时血清水平升高,AST在肝细胞严重损伤时释放,AST/ALT比值在酒精性肝病等有意义;胆红素类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升高见于不同黄疸情况;蛋白质类中白蛋白降低与慢性肝病等有关,球蛋白升高与免疫刺激等有关,白球比有评估病情作用;其他相关指标中GGT在酒精性肝病等升高,ALP在肝胆疾病等升高且儿童生理性ALP水平可高于成人需鉴别来源。
一、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及意义
(一)转氨酶类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意义: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当肝细胞受损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ALT释放进入血液,血清ALT水平升高常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一般来说,ALT升高幅度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例如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ALT可明显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10-20倍甚至更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肝脏相对娇嫩,若发生肝损伤,ALT也会较敏感地升高;对于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酒精会损伤肝细胞,也可导致ALT升高。
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意义: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损伤时,线粒体被破坏,AST才会释放到血液中。AST升高常见于重型肝炎、肝硬化等严重肝病。在评估肝病病情时,AST/ALT的比值也有一定意义,例如在酒精性肝病时,AST升高往往比ALT更明显,AST/ALT比值常大于2。不同性别方面,一般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AST基础水平不同,但在疾病状态下,性别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AST水平。
(二)胆红素类
1.总胆红素(TBil)
意义: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TBil升高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肝细胞性黄疸时,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TBil中度升高;溶血性黄疸时,由于大量红细胞破坏,间接胆红素生成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结合能力,导致TBil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阻塞性黄疸时,胆道阻塞,胆红素反流入血,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不同年龄的新生儿,由于其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生理性黄疸较为常见,若病理性黄疸出现,总胆红素升高需要引起重视;对于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如胆结石患者,容易发生阻塞性黄疸,导致总胆红素升高。
2.直接胆红素
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在阻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可高达总胆红素的50%以上;肝细胞性黄疸时,直接胆红素也会升高,但一般低于总胆红素的50%。对于有胆道系统手术史的人群,要警惕胆道狭窄等导致阻塞性黄疸的情况,从而引起直接胆红素升高。
(三)蛋白质类
1.白蛋白(Alb)
意义:白蛋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营养不良等情况。慢性肝病时,肝细胞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由于缺乏合成白蛋白的原料,也会出现白蛋白降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蛋白质的需求较高,若营养不良,白蛋白降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老年人由于肝脏合成功能减退等原因,也容易出现白蛋白降低的情况。
2.球蛋白(Glo)
意义:球蛋白主要由免疫系统产生,当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等免疫刺激时,球蛋白会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球蛋白也会升高,尤其是γ-球蛋白升高较为明显。在评估肝病患者的病情时,白球比(A/G)也很重要,正常情况下A/G比值约为1.5-2.5:1,当白蛋白降低或球蛋白升高时,A/G比值会降低,常见于肝硬化、慢性肝病等。对于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球蛋白会明显升高。
(四)其他相关指标
1.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意义:GG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肝内胆管上皮细胞中,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道疾病等情况下,GGT会升高。酒精性肝病患者中,GGT往往明显升高,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的诊断指标之一。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长期大量饮酒者GGT升高的风险增加;有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史的人群,如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也容易出现GGT升高。
2.碱性磷酸酶(ALP)
意义:ALP在骨骼、肝脏、肾脏等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肝胆疾病时,如阻塞性黄疸、肝癌等,ALP会升高,主要是由于胆管上皮细胞增生,ALP合成增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生长活跃,ALP水平可高于成人,这是生理性的;对于有骨骼疾病的儿童,也可能导致ALP升高,需要注意鉴别是骨骼来源还是肝脏来源的ALP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