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妊娠期间甲状腺合成及分泌激素不足的情况,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与发病相关,对胎儿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及妊娠结局有不良影响,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自身抗体检测诊断,需孕期密切监测并以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使TSH达妊娠特异正常范围保障母婴健康。
发病情况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一般来说,育龄女性都有发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但从发病风险角度看,年龄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但有研究显示,年龄较大的育龄女性相对可能面临更高的甲状腺自身免疫相关问题风险,进而增加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几率。比如35岁以上的孕妇相较于年轻孕妇,可能在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中阳性率相对稍高些,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只是有一定的趋势性关联。
生活方式因素:碘摄入情况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密切关系。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如果孕妇碘摄入不足,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风险;反之,碘摄入过量也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虽然具体机制还在研究中,但有相关观察性研究发现,吸烟女性妊娠期间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概率可能高于不吸烟女性。
病史因素: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孕妇,发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例如家族中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孕妇,其自身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遗传易感性增加。还有既往有甲状腺手术史、放射性碘治疗史的孕妇,由于甲状腺组织受到损伤,也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进而在妊娠期间出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情况。
对妊娠的影响
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胎儿脑发育关键时期(妊娠早期是胎儿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胎儿自身甲状腺功能尚未完全建立,依赖母体供应甲状腺激素)的重要调控因素。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时,母体甲状腺激素供应不足,会影响胎儿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迁移、分化和髓鞘形成等过程,可能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迟缓、认知功能障碍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妊娠早期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所生婴儿,在出生后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试中,得分可能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所生婴儿。
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包括骨骼生长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孕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胎儿的生长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出生体重偏低等情况。例如一些研究数据显示,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往往低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体重。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还可能增加孕妇发生流产、早产、胎盘早剥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有临床研究统计发现,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流产发生率较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明显升高,早产的发生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诊断方法
甲状腺功能检查:主要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在妊娠期间,正常妊娠女性的甲状腺功能会有生理性变化,一般来说,妊娠早期TSH会轻度降低,妊娠中晚期TSH也会较非妊娠时有所不同。对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通常以血清TSH升高,FT4降低为主要依据。例如,妊娠期间血清TSH超过妊娠特异的参考值上限,同时FT4低于正常范围,就要高度怀疑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如果TPOAb或TgAb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这种情况下孕妇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妊娠期间更容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问题。比如TPOAb阳性的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概率比TPOAb阴性的孕妇要高很多。
管理与监测
孕期监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孕妇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一般建议在妊娠早期每4-6周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包括TSH、FT4等,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要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监测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状况。
治疗原则:一旦确诊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通常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的目标是将孕妇的TSH控制在妊娠特异的正常范围内,一般要求妊娠早期TSH控制在0.1-2.5mIU/L,妊娠中晚期控制在0.2-3.0mIU/L,同时保证FT4在正常范围内或略高于正常范围的下限。
总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妊娠期间需要重视的一种情况,通过早期诊断、规范监测和合理治疗,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孕妇自身健康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