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预防疾病需从多方面着手,一是注意饮食卫生,选新鲜食材、生熟分开、规律饮食且避刺激性食物;二是保障饮水安全,选安全水源、不喝生水、适量饮水;三是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四是增强体质,合理运动、保证充足睡眠;五是避免接触传染源,人群聚集场所注意防护、关注宠物健康。
一、注意饮食卫生
1.食材选择与处理
购买新鲜的食材,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例如,肉类要选择新鲜且经过检疫的,蔬菜要清洗干净,可使用果蔬清洗剂浸泡后再冲洗,以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和细菌等。对于海鲜类食材,要确保其新鲜度,避免食用死亡过久的贝类等,因为这类食材容易滋生细菌和产生毒素。
在加工食物时,生熟食材要分开处理,防止交叉污染。比如,切生肉的刀具和砧板要与切熟食的分开,避免生肉中的细菌污染到熟食上。
2.饮食规律
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进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对于儿童来说,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餐有助于胃肠道形成稳定的消化节律。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定时定量,避免一顿吃得过多,一顿又吃得过少。
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可能导致胃肠道炎症;过于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消化负担;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痉挛等不适。
二、注意饮水安全
1.饮用水选择
饮用安全的水源,如煮沸后的自来水、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等。自来水要确保经过消毒处理,并且煮沸后可以杀死大部分细菌和病毒。对于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人群,如果使用井水等水源,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中的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含量在安全范围内。
避免饮用生水,尤其是未经处理的地表水、河水等。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细菌、寄生虫卵等,容易引起肠道感染。
2.饮水习惯
适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但也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功能。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左右,可根据活动量、环境温度等适当调整。儿童的饮水量要根据年龄和体重进行调整,避免过量饮水。
三、加强个人卫生
1.手部清洁
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情况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正确的洗手方法是: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揉搓手腕,交换进行。
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比如可以通过唱儿歌等方式引导儿童延长洗手时间,确保手部清洁到位。老年人由于手部皮肤可能较为干燥等原因,洗手后要注意涂抹护手霜,同时也要保证洗手的效果。
2.环境卫生
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理灰尘、垃圾等。卧室、厨房、卫生间等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良好的环境卫生可以减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滋生。对于有宠物的家庭,要定期清洁宠物的居住环境,避免宠物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传播给人类。
四、增强体质
1.合理运动
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功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儿童可以选择跳绳、踢毽子等户外活动;成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跑步、骑自行车等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慢走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
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进行剧烈运动。突然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身体不适应,甚至引发运动损伤等问题。
2.充足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一般儿童需要10-14小时,青少年需要8-10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各项机能,包括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容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增加患急性肠炎等疾病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睡眠质量可能会有所下降,可以通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等方式来保证充足的睡眠。
五、避免接触传染源
1.人群聚集场所注意
在流感高发季节或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公共交通工具等。如果必须前往,要佩戴口罩,减少与传染源的接触机会。人群密集场所空气流通差,容易传播病原体,增加感染急性肠炎等疾病的风险。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免疫力相对较低的人群,更要注意避免前往这些场所。
注意与患有肠道传染病的人群保持距离,不共用餐具、水杯等物品。如果身边有人患有急性肠炎等肠道传染病,要避免接触其使用过的物品,防止被传染。
2.宠物相关注意
了解宠物的健康状况,定期带宠物进行体检和接种疫苗,避免宠物携带病原体传染给人类。一些宠物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接触宠物后要及时洗手,防止病原体传播。如果宠物出现腹泻等异常症状,要及时隔离并就医,避免病原体传播给家庭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