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性肠梗阻是最常见肠梗阻类型,由肠腔堵塞、肠管受压等致肠内容物不通,有局部和全身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等,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儿童、老年人有特殊注意事项。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肠腔堵塞:如寄生虫、粪块、大胆石、异物等,可引起肠腔堵塞,使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例如,儿童可能因吞食玩具等异物导致肠腔堵塞引发机械性肠梗阻;老年人可能因粪便干结形成粪块堵塞肠道。
肠管受压:
粘连及束带压迫:腹部手术、炎症、创伤等可引起肠粘连,粘连可形成束带压迫肠管,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例如,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腔内粘连可能造成肠管受压。
肠扭转:多因肠袢及其系膜过长,肠扭转后肠腔受压而变窄,影响肠内容物通过。常见于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有便秘习惯的老年人,或既往有乙状结肠冗长的患者;也可见于小肠扭转,往往与剧烈运动等因素有关。
嵌顿疝或肠套叠:如腹股沟斜疝、股疝等嵌顿,或小儿肠套叠,可导致肠管受压,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小儿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常与饮食改变、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可引起回盲部肠管套叠,造成肠腔梗阻。
病理生理变化
局部变化:梗阻以上部位肠管蠕动增强,以克服梗阻,久之肠壁肥厚,肠腔扩张。梗阻以下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存少量粪便。若梗阻不及时解除,肠管压力不断升高,最初表现为静脉回流受阻,肠壁充血水肿,继而出现动脉血运障碍,血栓形成,肠壁坏死、穿孔。
全身变化:
体液丧失:胃肠道每日有约7000-8000ml液体分泌,正常情况下大部分被再吸收。肠梗阻时,因呕吐、胃肠减压等导致大量体液丢失,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例如,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丢失大量胃酸,易导致代谢性碱中毒;低位肠梗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感染和中毒:梗阻以上肠腔内细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由于肠壁血运障碍或穿孔,细菌和毒素可渗入腹腔,引起严重的腹腔感染和中毒性休克。
临床表现
症状:
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发生时,梗阻部位以上肠管强烈蠕动,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部位。疼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音亢进,患者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呕吐:早期呕吐为反射性,吐出物为胃内容物。以后随梗阻部位高低而有所不同,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可呈粪样。若呕吐物呈棕褐色或血性,提示肠管有血运障碍。
腹胀: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停止排气排便: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患者多不再排气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仍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肠梗阻的存在。
体征:
腹部体征: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单纯性肠梗阻腹部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绞窄性肠梗阻时,腹部有固定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可触及有压痛的肠袢包块。听诊时,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麻痹性肠梗阻时,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全身体征:脱水体征,如皮肤干燥、弹性减退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
诊断
病史和症状: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腹部手术史、外伤史、便秘史等,结合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初步考虑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
体格检查:通过腹部视诊、触诊、听诊等,发现肠型、蠕动波、压痛、腹膜刺激征及肠鸣音变化等体征,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一般在肠梗阻发生4-6小时后,腹部X线平片可见多数液平面及气胀肠袢。立位X线检查可见多个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卧位X线检查可见胀气肠袢的分布情况。
CT检查:有助于发现导致肠梗阻的病因,如肠套叠、肠扭转、肠道肿瘤等,对于复杂的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价值较高。
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等。
胃肠减压:通过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患者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类型,合理补充液体和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防治感染:应用抗生素防治肠道细菌感染,减少毒素吸收。
对症治疗:应用解痉剂等缓解腹痛等症状,但诊断不明时慎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手术治疗:适用于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肠梗阻等。手术的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根据不同病因可采用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除异物、肠扭转或肠套叠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等不同的手术方式。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机械性肠梗阻多与先天肠道畸形、肠套叠等有关。小儿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呕吐情况、腹部体征等。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补液的速度和量,防止发生肺水肿等并发症。同时,儿童的胃肠减压要注意管道固定,防止脱出。
老年人:老年人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病因有肿瘤、粪块堵塞等。老年人常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在治疗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强营养支持,因为老年人术后恢复相对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