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病原菌入侵血流致全身性感染综合征,发病机制是外部病原体入侵致免疫反应失衡,临床表现有发热等,诊断靠血培养等,治疗需抗感染及支持治疗;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病,发病机制是自身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异常增殖,表现为贫血等,诊断靠骨髓穿刺等,治疗包括化疗等,不同年龄人群在发病、机制、表现、诊断、治疗上均有差异。
一、疾病定义与本质
1.败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综合征。病原菌包括细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病原体突破机体防御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不同年龄人群因免疫功能等差异,败血症的感染源及表现可能有不同特点,比如新生儿败血症可能由产时感染等多种途径引起,而老年人败血症可能与基础疾病等相关。
2.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白血病根据病程缓急、细胞来源等分为不同类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不同类型白血病在发病年龄、细胞形态等方面有差异,儿童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人群患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概率和表现有所不同。
二、发病机制差异
1.败血症:主要是外部病原体入侵引发免疫反应失衡。当细菌等病原体进入血液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时可引起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时,其产生的毒素等会促进炎症介质释放,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平衡。不同年龄人群免疫功能状态不同,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都可能影响败血症的发病及病情进展,婴幼儿更易因感染而发展为败血症且病情变化快,老年人患败血症后并发症可能更多。
2.白血病:是自身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异常增殖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等异常,使得细胞增殖分化失控,正常造血被抑制,同时异常克隆细胞浸润组织器官。比如某些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学改变可导致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达异常,引起白血病细胞的恶性增殖。不同年龄人群白血病的遗传学改变谱有差异,儿童白血病中某些融合基因等改变较为常见,而老年人白血病可能与更多的染色体异常等相关,年龄因素影响白血病的分子发病机制及临床表型。
三、临床表现区别
1.败血症:一般有发热、寒战、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等表现。发热多为高热,可呈弛张热或间歇热等。儿童败血症可能出现拒食、烦躁、呼吸急促等非特异表现,而老年人败血症发热可能不典型,甚至体温不升,同时可能伴有意识障碍等表现。严重败血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四肢厥冷等。
2.白血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症状。贫血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出血可发生在皮肤黏膜(如瘀点、瘀斑)、鼻腔、牙龈等,严重时可有颅内出血等;感染可发热,与正常白细胞减少及功能异常有关;浸润表现根据浸润部位不同而异,如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儿童较多见)、中枢神经系统浸润可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不同类型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有差异,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症状相对重,慢性白血病起病缓,症状相对轻,年龄因素会影响这些症状的呈现及严重程度,儿童白血病的贫血、出血等症状可能进展较快,老年人白血病患者可能因基础疾病等使得症状表现更复杂。
四、诊断方法不同
1.败血症: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血液培养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若血培养检出病原菌即可确诊。同时需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一般白细胞可升高或降低,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标志物常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培养的阳性率及结果解读可能因免疫状态等不同而有差异,婴幼儿血培养阳性率相对可能受标本采集等因素影响,老年人血培养可能因使用过抗生素等而影响结果判断。
2.白血病: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主要依据。通过骨髓穿刺获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等检查,观察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形态、比例等。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升高或降低,伴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不同年龄人群骨髓穿刺的操作难度及结果判读有一定差异,儿童骨髓穿刺相对较易操作,但结果判读需结合儿童的正常骨髓象范围等,老年人骨髓穿刺可能因骨质增生等影响取材情况。
五、治疗原则有别
1.败血症:主要是抗感染治疗,根据血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同时要进行支持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纠正休克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抗感染药物的选择需考虑其肝肾功能、药物代谢特点等,婴幼儿和老年人在药物选择和剂量调整上更为谨慎,比如婴幼儿肝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某些抗生素的代谢可能受影响,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可能影响药物排泄。
2.白血病:治疗主要包括化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化疗是常用手段,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伤白血病细胞。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如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合适的患者。不同年龄人群的治疗方案选择需考虑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儿童白血病多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且需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因素,老年人白血病治疗需权衡治疗强度与身体耐受能力,可能更倾向于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