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肝活检病理检查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了解发病情况、伴随症状、既往及家族史;体格检查观察一般情况和肝脏相关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凝血功能、自身抗体及脂质代谢等检查;影像学检查有腹部超声、CT、MRCP等;肝活检病理检查在诊断不明确等情况时考虑,不同疾病有相应病理表现,诊断时需综合患者各方面因素。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发病情况:了解患者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发生。例如,某些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可能在用药后较短时间内出现黄疸,而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起病相对隐匿,黄疸逐渐加深。
伴随症状:询问是否伴有乏力、瘙痒、腹痛、发热等症状。伴有腹痛的胆汁淤积性肝病需考虑胆道结石、胆道梗阻等情况;发热可能提示感染性胆汁淤积,如胆管炎等。
既往病史:既往是否有肝脏疾病史,如肝炎病史、肝硬化病史等;是否有胆道疾病史,如胆囊结石、胆管炎等;是否有药物服用史,特别是有肝损伤潜在风险的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生素等;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史,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
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的肝脏疾病患者,某些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如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等。
二、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黄疸严重程度可通过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来初步判断。
检查生命体征,如体温,发热可能提示感染相关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血压,严重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等情况。
2.肝脏相关体征
触诊肝脏大小,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肝脏常呈中度肿大;肝硬化患者肝脏可能缩小。
检查脾脏大小,胆汁淤积性肝病伴有门静脉高压时可出现脾肿大。
检查有无腹水,大量腹水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存在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导致的门静脉高压等情况。
检查皮肤瘙痒引起的抓痕等表现,胆汁淤积导致胆盐沉积刺激皮肤神经可引起严重瘙痒。
三、实验室检查
1.肝功能检查
血清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重要实验室指标之一。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常明显升高。
碱性磷酸酶(ALP):ALP升高,在胆汁淤积性肝病时,ALP可显著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3-5倍以上。
γ-谷氨酰转肽酶(GGT):GGT升高,其升高程度与ALP相平行,也是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敏感指标之一。
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可有不同程度升高,一般不如肝炎性肝病升高明显,但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可出现转氨酶明显升高。
2.凝血功能检查
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如果病情较重,可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维生素K吸收障碍也可能参与其中,因为胆汁淤积影响脂肪消化吸收,而维生素K依赖脂肪消化吸收来被机体摄取。
3.自身抗体检查
抗线粒体抗体(AMA):AMA阳性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是AMA-M2亚型阳性率较高。
抗核抗体(ANA):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可出现ANA阳性,不同亚型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其自身抗体谱有所不同,如自身免疫性肝炎1型常伴有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自身免疫性肝炎2型患者常可检测到该抗体。
4.脂质代谢相关检查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可出现血脂异常,如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等,因为胆汁淤积影响脂质代谢。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超声
可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胆道系统情况,如是否有胆道结石、胆道扩张等。胆道扩张提示胆道梗阻,是引起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胆总管扩张常见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等压迫胆总管导致的梗阻。
观察胆囊情况,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可引起胆汁排出不畅,导致胆汁淤积。
2.计算机断层扫描(CT)
能更清晰显示肝脏、胆道系统的结构,对于发现胆道结石、肝脏占位性病变等有重要价值。例如,CT可发现肝内胆管结石、肝脏肿瘤等引起的胆汁淤积。
增强CT有助于判断肝脏血管情况及病变的血供情况,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有帮助。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
可清晰显示胆道系统的形态、走行,对于胆道梗阻的部位、原因诊断价值较高,能明确是否存在胆道结石、胆道狭窄、胆道肿瘤等导致的胆汁淤积。例如,对于肝门部胆管癌引起的胆道梗阻,MRCP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及近端胆道扩张情况。
五、肝活检病理检查
1.适应证
当临床诊断不明确时,如难以区分是自身免疫性肝炎还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情况;或者需要明确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病因等时,可考虑肝活检。
2.病理表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病理上可见汇管区炎症,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随后出现小胆管破坏、缺失,纤维组织增生等。
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理表现为界面性肝炎,汇管区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并向周围肝实质侵袭,形成界面炎,肝小叶内也有炎症细胞浸润等。
药物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病理可见肝内胆汁淤积的表现,如肝细胞内胆汁淤积,小胆管内胆汁栓形成等,同时可能有药物相关的细胞损伤等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时需综合考虑各自因素。例如,儿童患者出现胆汁淤积性肝病需重点排查遗传性因素;女性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相对多见;有长期服药史的患者要详细询问药物使用情况;有胆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考虑胆道因素导致胆汁淤积的可能。通过上述多方面的诊断方法综合评估,才能准确诊断胆汁淤积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