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骨折是骨折发生超3周以上的骨折,成因包括受伤未及时诊断处理、复位固定不良及患者自身因素等,临床表现有局部疼痛、畸形、异常活动及全身炎症反应等,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康复、药物辅助)和手术(有指征及相应方式),预后因治疗及个体而异,会有功能恢复差异及并发症发生。
一、陈旧性骨折的定义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发生后超过3周以上的骨折。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一般分为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完成。超过3周后,骨折断端的修复进入相对稳定但可能存在一些异常情况的阶段。
二、陈旧性骨折的成因
1.受伤当时未及时诊断或处理:例如一些轻微的骨折,患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受伤或者认为症状不严重而未及时就医,导致骨折未能得到及时的复位、固定等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发展为陈旧性骨折。比如儿童的青枝骨折,若未被发现和处理,就可能成为陈旧性骨折。
2.骨折复位不良或固定不牢固:在骨折早期的治疗过程中,如复位没有达到良好的对位对线,或者固定的方法不当、固定物不牢固,导致骨折断端在愈合过程中出现错位、延迟愈合等情况,进而发展为陈旧性骨折。对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相对疏松,骨折后如果复位或固定不佳,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3.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儿童的骨折愈合能力较强,但如果儿童骨折后未得到正确处理,也可能发展为陈旧性骨折;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愈合能力下降等原因,发生陈旧性骨折的风险相对较高。
健康状况: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营养不良等,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增加发生陈旧性骨折的几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不利于骨折正常愈合,容易发展为陈旧性骨折。
三、陈旧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疼痛:骨折部位可能仍有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或按压时。与新鲜骨折相比,疼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但在某些情况下,如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或再次受到轻微刺激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陈旧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在行走或按压骨折部位时仍会感到疼痛。
畸形:由于骨折断端在愈合过程中出现错位等情况,可能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畸形。比如陈旧性Colles骨折,可出现“银叉畸形”或“枪刺样畸形”。儿童陈旧性骨折出现畸形时,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肢体功能。
异常活动:在原本不应活动的骨折部位出现异常活动,这是陈旧性骨折的一个重要体征。例如陈旧性股骨干骨折,在检查时可发现骨折部位有异常活动。
2.全身症状:一般来说,单纯的陈旧性骨折全身症状不明显,但如果骨折部位存在感染等并发症时,可能会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炎症反应表现。比如陈旧性骨折合并骨髓炎时,患者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四、陈旧性骨折的诊断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受伤的时间、受伤时的情况、早期的治疗情况以及后续的恢复情况等。例如患者受伤后多久才就诊,早期是否接受过治疗以及治疗的方式等。对于儿童患者,还需要询问其受伤前后的活动情况、生长发育情况等。
2.体格检查:对骨折部位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观察有无畸形、异常活动、压痛等情况。同时检查肢体的功能情况,如关节的活动范围等。比如检查陈旧性肘关节骨折患者的肘关节活动范围,了解其功能受限程度。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陈旧性骨折的重要手段。通过X线片可以观察骨折断端的位置、骨痂生长情况等。例如可以看到骨折断端是否有错位、骨痂是否形成以及骨痂的量和质量等。X线片能初步判断陈旧性骨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陈旧性骨折,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折断端的细微结构,如关节内骨折时,CT能明确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例如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CT可以准确显示骨折块的位置和关节面的情况。
MRI检查:可以评估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情况,如有无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等。对于陈旧性骨折伴有周围软组织损伤修复不良的情况,MRI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比如陈旧性骨折后周围肌肉出现萎缩,MRI可以观察到肌肉萎缩的程度和范围。
五、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适用于一些骨折对位对线尚可、畸形不严重且不影响功能的陈旧性骨折。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肢体的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等。例如陈旧性骨折后关节活动受限,通过循序渐进的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儿童陈旧性骨折,康复训练要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训练强度和方式要适当,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为主,避免过度训练造成损伤。
药物辅助:可以使用一些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例如可以使用一些钙剂、维生素D等促进骨质代谢的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使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对于老年人,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当陈旧性骨折存在明显的畸形影响肢体功能、骨折断端有明显错位影响愈合或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关节内骨折影响关节功能等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导致严重的肘内翻畸形,影响肘关节功能时,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手术方式: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截骨矫形术等。例如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手术治疗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全身状况等因素,对于老年患者,手术要尽量减少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六、陈旧性骨折的预后
1.功能恢复情况:经过合适的治疗后,陈旧性骨折的预后差异较大。如果治疗及时且得当,部分患者可以恢复较好的肢体功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骨折情况复杂,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如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肢体短缩等。儿童陈旧性骨折在治疗后,由于其生长潜力,部分功能可能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其肢体的生长和功能恢复情况。老年人由于自身愈合能力和身体状况等因素,预后相对较差,发生肢体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
2.并发症的发生:陈旧性骨折可能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如创伤性关节炎、骨折不愈合、骨髓炎等。创伤性关节炎是由于骨折后关节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患者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骨折不愈合则是指骨折经过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时间仍未愈合,需要进一步处理。对于这些并发症,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以提高陈旧性骨折的预后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