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骨折的AO/ASIF分型和Frykman分型,AO/ASIF分型包括A型(关节外骨折,细分为A1、A2、A3型)、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细分为B1、B2、B3型)、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细分为C1、C2、C3型);Frykman分型包括Ⅰ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Ⅱ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Ⅲ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Ⅳ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Ⅴ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Ⅵ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Ⅶ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Ⅷ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不同分型在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方面各有特点,治疗需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一、AO/ASIF分型
1.A型:关节外骨折
A1型:桡骨远端骨折单纯桡骨外侧壁骨折(背侧缘骨折)
此型骨折主要累及桡骨远端的背侧缘,骨折线通常为简单的横向骨折,未累及关节面的主要部分。从年龄因素考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能发生,但儿童由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点,骨折后的愈合和预后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弹性较大,骨折后可能出现不同的移位情况,但总体上遵循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但需要更密切观察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对于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因素,骨折可能更容易发生,且愈合相对较慢,需要注意营养支持和适当的康复措施。
A2型: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简单骨折)
该型骨折是桡骨远端干骺端的简单骨折,骨折线多为横行或短斜行,未累及关节面。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不良运动习惯的人群可能因外力作用导致此类骨折。对于有骨质疏松病史的人群,如老年女性,由于骨密度降低,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在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骨质疏松相关疾病,在评估和处理骨折时需要同时考虑骨质疏松的治疗,以预防再次骨折。
A3型:桡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粉碎骨折)
此型为桡骨远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块较多,破碎程度较大。在年龄上,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对于儿童,粉碎性骨折相对较少见,多与较大的外力损伤有关。老年人由于骨质本身的脆性增加,更容易出现粉碎性骨折。生活方式上,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情况更容易导致此类骨折。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骨代谢疾病,如成骨不全等,会增加发生粉碎性骨折的风险,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原发病的影响。
2.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
B1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缘骨折(单纯掌侧缘骨折)
骨折累及桡骨远端的掌侧缘,属于部分关节内骨折。年龄因素方面,中青年人群可能因运动损伤等原因导致此类骨折,而老年人也可能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在较小外力下发生。生活方式中,从事需要手部频繁活动或有剧烈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等,更容易发生该型骨折。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会影响骨骼的结构和强度,增加骨折发生的可能性,在治疗时要考虑原发病对骨折愈合和预后的影响。
B2型:桡骨远端骨折背侧半关节内骨折
骨折累及桡骨远端的背侧半关节面,属于部分关节内骨折。儿童发生此类骨折时,由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骨折对生长板的影响,因为生长板的损伤可能会影响桡骨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上肢长度不等或关节畸形等问题。老年人发生此型骨折时,由于骨质疏松,骨折复位和固定相对困难,术后恢复也可能较慢,需要加强康复护理。
B3型:桡骨远端骨折掌侧半关节内骨折
骨折累及桡骨远端的掌侧半关节面,属于部分关节内骨折。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由于骨质疏松,此类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上,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折发生的风险,在治疗此类骨折时,需要向患者强调改善生活方式对骨折愈合和预防再次骨折的重要性。
3.C型:完全关节内骨折
C1型:桡骨远端骨折简单关节内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
此型为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简单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儿童的关节软骨和骨骼结构与成人不同,骨折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需要更谨慎评估。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骨折愈合可能会受到影响,因为糖尿病会导致血管和神经病变,影响骨折部位的血运和营养供应,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确保骨折顺利愈合。
C2型:桡骨远端骨折复杂关节内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
该型为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复杂骨折,无尺骨茎突骨折。老年人发生此类骨折时,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康复能力减弱,需要制定更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与这些基础疾病的协同管理,避免相互影响。
C3型:桡骨远端骨折完全关节内骨折(伴尺骨茎突骨折)
此型为桡骨远端完全关节内骨折且伴有尺骨茎突骨折。在儿童中,尺骨茎突骨折相对少见,若发生此类骨折,需要考虑尺骨茎突骨折对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因为儿童的尺桡关节还在发育中,骨折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对于有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病史的患者,如建筑工人等,此类骨折往往与严重的外力损伤有关,在治疗后需要注意职业相关因素的调整,避免再次受伤。
二、Frykman分型
1.Ⅰ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
这种分型涉及到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以及下尺桡关节的脱位情况。从年龄来看,中青年人群由于活动度大,更容易因高能量损伤导致此类骨折脱位。生活方式上,参与竞技体育、从事高风险职业(如建筑高空作业)的人群发生概率较高。病史方面,如果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会使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下降,增加发生此类复杂骨折脱位的风险。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尺骨茎突骨折的处理以及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复位和固定,以恢复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Ⅱ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
该分型主要是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但下尺桡关节无脱位。对于老年女性患者,由于骨质疏松,此类骨折可能在相对较小的外力下发生,如日常的跌倒等。在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长期卧床等情况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进而增加骨折发生的可能性。病史方面,若患者有长期使用某些影响骨代谢药物的病史,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影响骨骼健康,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治疗时需要注重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同时考虑骨质疏松的相关治疗来预防再次骨折。
3.Ⅲ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
此型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但下尺桡关节脱位。儿童发生此类骨折时,由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性,下尺桡关节脱位对生长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可能会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对于有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病史的患者,如先天性尺桡关节发育不良等,发生此类骨折的风险更高,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处理,以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和骨骼的正常结构。
4.Ⅳ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
该分型是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且下尺桡关节无脱位。中青年体力劳动者可能因工作中的意外损伤导致此类骨折。在病史方面,若患者有骨肿瘤病史,经过治疗后骨骼的强度可能受到影响,发生此类骨折的风险增加。治疗时需要准确复位关节内骨折,恢复桡骨远端的正常解剖结构,以保证关节的功能恢复。
5.Ⅴ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
属于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但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和下尺桡关节脱位。老年人发生此类骨折可能与骨质疏松和轻微的外力作用有关,如在行走时的扭伤等。生活方式上,行动不便、平衡能力差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此类骨折。病史方面,若患者有脑血管疾病导致行动障碍,会增加跌倒受伤的风险,进而引发此类骨折。治疗时需要兼顾关节外骨折的处理和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复位,以稳定前臂的结构。
6.Ⅵ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
此型为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但下尺桡关节无脱位。对于儿童,此类骨折多与玩耍时的意外损伤有关,需要注意骨折对尺桡骨生长和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有既往尺桡骨骨折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此类骨折的风险可能增加,在治疗时要考虑既往骨折对骨骼力学结构的影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7.Ⅶ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脱位
该分型是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但下尺桡关节脱位。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关节周围韧带等组织的退变,更容易发生下尺桡关节脱位相关的骨折。生活方式上,缺乏关节保护意识的人群,如长期从事重复性手臂运动但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的人,容易发生此类骨折。病史方面,若患者有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会影响关节周围组织的稳定性,增加下尺桡关节脱位的风险。
8.Ⅷ型: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下尺桡关节无脱位
此型为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尺骨茎突无骨折且下尺桡关节无脱位。中青年人群在日常活动中,如运动、劳动时可能发生此类骨折。有手部慢性劳损病史的患者,骨骼的强度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发生此类骨折的风险增加,治疗时需要注重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同时针对慢性劳损进行适当的康复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