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癌是发生在女性子宫部位的一组恶性肿瘤统称,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
子宫内膜癌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多为腺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高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常见症状为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月经紊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
子宫颈癌则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引发,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35-39岁和60-64岁),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晚期可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恶臭排液。
两类癌症均可能通过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或血行转移扩散,晚期患者常伴下腹疼痛、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预防措施包括定期妇科检查、接种HPV疫苗、保持规律生活方式;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化疗及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