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低分化鳞状细胞癌通常指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是起源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的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
宫颈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癌细胞分化程度低,与正常细胞差异大,具有侵袭性强、增殖活跃的特点,容易发生局部侵犯和远处转移,如淋巴结转移等。
该病多见于35-55岁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其主要病因,尤其是HPV16和18型。此外,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吸烟、宫颈病变病史及免疫缺陷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上,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或阴道排液,晚期则可能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脓性恶臭白带及疼痛等。
治疗上,早期以手术为主,力求彻底切除肿瘤组织;中晚期则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手段。由于该病恶性程度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较为重要。